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gòng,gǒng,gōng
  • 拼音:gong
  • 注音:ㄍㄨㄥˋ,ㄍㄨㄥˇ,ㄍㄨㄥ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6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象形
  • 五筆86:AWU
  • 五筆98:AWU
  • 五行:
  • Unicode:U+5171
  • 四角號碼:44801
  • 倉頡輸入法:TC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0371
提交資料
  • 共字拼音(帶聲調(diào))
    gòng,gǒng,gōng
  • 共字筆順
    橫豎豎橫撇捺
  • 共字的組詞
    安危與共 不共戴天 不共 參共 車軌共文 大共名 大共 大東亞共榮圈 弟共 東非共同體 東亞共同體 多米尼加共和國 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分形共氣 分甘共苦 風(fēng)雨共舟 甘苦與共 甘苦與共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共和國 剛果共和國 共有產(chǎn)權(quán)房 共軛亞油酸 共濟會 公共文明指數(shù) 共鳴器官 共感覺 公共情婦門 公共設(shè)施 公共基金 公共租賃房 共產(chǎn)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 共產(chǎn)主義星期六義務(wù)勞動 共坐 共總 共主 共偫 共職 共枝別干 共政 共振器 共振 共張 共韻 共抎 共允 共御 共喻
  • 與共相關(guān)的成語
    不共戴天 車軌共文 分形共氣 甘苦與共 共商國是 共貫同條 共枝別干 共為唇齒 共挽鹿車 和衷共濟 合衷共濟 患難與共 患難相共 兩虎共斗 鹿車共挽 牛驥共牢 人所共知 榮辱與共 生死與共 首尾共濟
  • 基本解釋

    gòng ?ㄍㄨㄥˋ ◎ 相同,一樣:共性。共同。同甘共苦。 ◎ 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難與共。休戚與共。 ◎ 一起,一齊:共鳴。共勉。共議。共處(chǔ)。 ◎ 總計,合計:共計。總共。 ◎ 與,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共產(chǎn)黨”的簡稱。

    英文翻譯

    altogether   common   general   share   together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gōng? 〈動〉 (1) 供奉 [piously worship;offer respectfully] 不共神祗?!秶Z》 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蹲髠鳌? (2) 恭敬。通“恭” [respect;venerate] 共武之服?!对姟ば⊙拧ち隆? 虔共爾位?!对姟ご笱拧ろn奕》 公卑杞, 杞不共也?!蹲髠鳌べ夜吣辍? 共承嘉惠?!妒酚洝でZ生列傳》。集解:“敬也?!? (3) 又如:共命(敬從命令);共勤(恭謹(jǐn)勤勞);共承(恭敬地承奉);共奉(敬奉,供奉) (4) 供給;供應(yīng)。通“供” [supply] 共其羊牲?!吨芏Y·羊人》 事之共給?!秶Z·周語》 不能共億?!蹲髠鳌る[公十一年》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蹲髠鳌べ夜辍? 三輔長無共張繇役之勞?!稘h書·成帝紀(jì)》 (5) 又如:共給(供給);共張(供應(yīng)、置備);共待(備用);共具(用以擺設(shè)酒食的器具) (6) 供職;奉職 [hold office] 卿等不必言,其各共乃事?!独m(xù)資治通鑒》 (7) 姓。如:共華(春秋時人)詞性變化 Gōng 〈名〉 (1) 古國名 [Gong state]。有兩個。一個在今甘肅省涇川北,另一個在今河南省 輝縣 (2) 另見 gǒng;gòng基本詞義 gǒng 〈動〉 (1) (拱的本字) (2) 拱手,打拱 [salute with the hands folded] 共,同也。——《說文》。徐灝曰:“共,古拱字?!?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墩撜Z·為政》。鄭注:“共,拱手也。” 退共?!秲x禮·鄉(xiāng)飲酒禮》。注:“共,拱手也?!? 圣人共手,肘幾將矣?!盾髯印べx篇》 (3) 又如:共手(兩手在胸前疊合,表示恭敬) (4) 引申為環(huán)抱 [surround]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 (5) 另見 gōng;gòng

  • 漢語字典

    [①][gòng][《廣韻》渠用切,去用,羣。](1)同用;共同具有或承受。(2)副詞。皆,共同,一起。(3)副詞。甚;深。(4)總共。(5)介詞。表示涉及的對象。猶同;跟。(6)連詞。表示并列。猶和;與。(7)共產(chǎn)黨的簡稱。[②][gǒng][《集韻》古勇切,上腫,見。]通“拱1”。(1)拱手,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2)環(huán)繞。(3)法。[③][gōng][《廣韻》九容切,平鍾,見。](1)通“供”。供給;供應(yīng);供奉。(2)通“供”。供職,奉職。(3)通“恭”。恭敬。(4)古國名。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北。(5)古國名。在今河南省輝縣,西周時為共伯封國,后為衛(wèi)邑。(6)謚號。(7)姓。春秋時有共華。見《左傳·僖公十年》。[④][hóng][《集韻》胡公切,平東,匣。]通“洪1”。大。

    音韻參考

    [上古音]:東部見母,kiong[廣 韻]:九容切,上平3鍾,jīong,通開三平鍾見[平水韻]:上平二冬·去聲二宋[唐 音]:*ghio?ng,ghio?ng[國 語]:gòng,gōng[粵 語]:gung1gung6[閩南語]:kang7,kiong7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八字部】 共; 康熙筆畫:6; 頁碼:頁127第05〔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用切,蛩去聲?!菊f文】同也。從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zhòng)也。【廣韻】皆也?!驹鲰崱亢弦玻?。【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又姓。【氏族略】以國爲(wèi)氏。又地名?!驹姟ご笱拧壳秩钺薰?。【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nèi)共城。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厩皾h·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驹]】應(yīng)劭曰:垂,臣名也。爲(wèi)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又向也?!菊撜Z】居其所而衆(zhòng)星共之。又姓?!厩皾h·匈奴傳】太守共友?!驹]】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又【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咀髠鳌べ宜哪辍扛也还步o?!厩皾h·成帝紀(jì)】無共張繇役之勞?!驹]】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shè)。又【律歷志】共養(yǎng)三德爲(wèi)善?!虬?,共給,共養(yǎng),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又【正韻】忌遇切,音具?!局芏Y·天官·內(nèi)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驹]】掌共,共當(dāng)爲(wèi)具。又【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咀謴 勘咀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考證:〔【禮·王制】爵人于朝,與衆(zhòng)共之?!场≈?jǐn)照原文衆(zhòng)改士。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