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ji
  • 注音:ㄐㄧ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TGAJ
  • 五筆98:TGAJ
  • 五行:
  • Unicode:U+7B04
  • 四角號碼:88441
  • 倉頡輸入法:HMT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557
提交資料
  • 笄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笄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橫橫撇豎
  • 笄字的組詞
    初笄 刺笄 惡笄 發(fā)笄 副笄 骨笄 冠笄 衡笄 笄總 笄纚 笄歲 笄女 笄年 笄齡 笄珈 笄丱 笄冠 笄珥 笄導(dǎo) 吉笄 及笄年華 及笄 加笄 箭笄 荊笄 驢生笄角甕生根 磨笄 摩笄 鬈笄 桑笄 設(shè)笄 始笄 委笄 未笄 許笄 逾笄 玉笄 簪笄 折笄 榛笄 櫛笄 總笄
  • 基本解釋

    jī ? ㄐㄧˉ ◎ 古代的一種簪子,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fā),或插住帽子:發(fā)笄。弁笄。 ◎ 古代特指女子十五歲可以盤發(fā)插笄的年齡,即成年:及笄。笄年。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jī? 〈名〉 (1) (形聲本義:古代盤頭發(fā)或別住帽子用的簪子) 同本義 [womans' large-sized hairpin] 笄,簪也。——《說文》 皮弁笄。爵弁笄。——《儀禮·士冠禮》 中國冠笄?!痘茨献印R俗》 玉笄綦會此冤弁之笄也。——張衡《東京賦》 節(jié)縱笄總?!抖Y記·內(nèi)則》 櫛設(shè)笄?!秲x禮·士冠禮》 折委笄,此男子安發(fā)之笄也?!秶Z·晉語》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設(shè)笄珥,衣阿錫。——《列子·周穆王》 (2) 又如:笄珈(原指婦人首飾。亦代指婦女);笄珥(古代婦女常用以裝飾發(fā)耳的飾件);笄導(dǎo)(即簪導(dǎo)。一種首飾。用以束發(fā))詞性變化 jī? 〈動〉 (1) 指女子十五歲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禮 [year in which a girl came of age] 字而笄之?!豆騻鳌べ夜拍辍? 既笄而孕——《國語·鄭語》。注:“女十五而笄?!? (2) 又如:笄女(指成年的女兒);笄年(女子盤發(fā)插笄的年齡;成年);笄冠(女子加笄,男子加冠,指成年)

  • 漢語字典

    [①][jī][《廣韻》古奚切,平齊,見。]亦作“筓1”。(1)簪。古時用以貫發(fā)或固定弁、冕。(2)指女子十五歲成年。亦特指成年之禮。

    音韻參考

    [廣 韻]:古奚切,上平12齊,jī,蟹開四平齊見[平水韻]:上平八齊[粵 語]:gai1[閩南語]:ke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笄;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878第09〔古文〕??【廣韻】古奚切,音雞?!酒!繈D人之笄,則今之簪也。本作筓。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