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qín
  • 拼音:qin
  • 注音:ㄑㄧㄣˊ
  • 部首筆畫:8
  • 總筆畫:12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WYNY
  • 五筆98:WYNY
  • 五行:
  • Unicode:U+96C2
  • 四角號碼:80215
  • 倉頡輸入法:ONOG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雂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ín
  • 雂字筆順
    撇捺捺折撇豎捺橫橫橫豎橫
  • 基本解釋

    qín ? ㄑㄧㄣˊ ◎ 古同“鳹”。

  • 漢語字典

    [①][qín][《廣韻》巨今切,平侵,羣。][《廣韻》巨淹切,平鹽,羣。](1)鳥名。(2)為人名用字。春秋時有公子苦雂。見《左傳·昭公二十一年》。

    音韻參考

    [廣 韻]:巨金切,下平21侵,qín,深開三平侵B群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中】【隹字部】 雂;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365第03【唐韻】巨淹切【集韻】其淹切,??音箝?!菊f文】鳥也?!緩V韻】白喙鳥。本作鳹?!∮帧緩V韻】巨金切【集韻】渠金切,??音琴。又【集韻】枯含切,音堪。又枯南切,音弇。又胡南切,音含。義??同。 又【集韻】五甘切,音玵。人名?!咀髠鳌ふ讯荒辍魁R師宋師敗吳師于鴻口,獲其二帥,公子苦雂偃州員?!鸢瘁屛?,雂,古含反?! 酒!孔F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