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ji
  • 注音:ㄐㄧ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QOJ
  • 五筆98:AQOJ
  • 五行:
  • Unicode:U+858A
  • 四角號碼:44302
  • 倉頡輸入法:TNFN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薊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薊字筆順
    橫豎豎撇折豎折橫豎橫捺捺捺捺豎豎
  • 基本解釋

    jì ? ㄐㄧˋ ◎ 見“薊”。

  • 漢語字典

    [①][jì][《廣韻》古詣切,去霽,見。]“薊1”的繁體字。亦作“葪1”。(1)多年生草本植物。有大薊、小薊兩種。大薊莖高四五尺,小薊莖高僅尺馀。全草可供藥用,嫩葉和莖皆可食,亦可作飼料。(2)古地名。在今北京城西南隅。周武王克商,封堯之后于此。(3)姓。漢有薊子訓(xùn)。見《後漢書·方術(shù)傳下》。

    音韻參考

    [廣 韻]:古詣切,去12霽,jì,蟹開四去齊見[平水韻]:去聲八霽[粵 語]:ga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薊;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1060第24【唐韻】古誼切【集韻】【正韻】吉詣切,??音計?!菊f文】芺也?!緺栄拧め尣荨科b,薊。【疏】薊生山中者名朮,其生平地而肥大於衆(zhòng)者名楊枹薊,今呼爲(wèi)馬薊?!∮值孛??!径Y·樂記】封黃帝之後于薊。【註】今涿郡薊縣。 又姓。【神仙傳】薊子訓(xùn),齊人?! 疚褰?jīng)文字】從角者譌。葪。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