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jiān
  • 拼音:jian
  • 注音:ㄐㄧㄢ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LRJ
  • 五筆98:ALRJ
  • 五行:
  • Unicode:U+852A
  • 四角號碼:44521
  • 倉頡輸入法:TJJ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蔪字拼音(帶聲調(diào))
    jiān
  • 蔪字筆順
    橫豎豎橫豎折橫橫橫豎撇撇橫豎
  • 基本解釋

    jiān ? ㄐㄧㄢˉ ◎ 〔蔪蔪〕(麥芒)漸漸長(zhǎng)長的樣子,如“麥秀蔪蔪兮?!?/p>

  • 漢語字典

    [①][jiān][《集韻》將廉切,平鹽,精。]通“漸2”。[②][shān][《集韻》師銜切,平銜,生。]通“芟1”。剪滅,芟除。

    音韻參考

    [廣 韻]:慈染切,上50琰,jiàn,咸開三上鹽A從[平水韻]:下平十四鹽·上聲二十八琰[粵 語]:saam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蔪;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055第20【唐韻】慈染切【韻會】疾染切,??音漸。【說文】草相蔪苞也?!∮帧菊崱繋熴暻校x作芟?!厩皾h·賈誼傳】故蔪去不義諸侯,而虛其國。【註】謂芟刈之?!∮帧炯崱繉⒘?,音尖。蔪蔪,麥秀?!∮咒z咸切,音讒。義同?!』蜃??。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