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o
  • 注音:ㄅㄛ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RMHJ
  • 五筆98:RMHJ
  • 五行:
  • Unicode:U+5E1B
  • 四角號(hào)碼:26227
  • 倉(cāng)頡輸入法:HAL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3965
提交資料
  • 帛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帛字筆順
    撇豎折橫橫豎折豎
  • 帛字的組詞
    拜帛 寶帛 璧帛 弊帛 賁帛 幣帛 帛子 帛詔 帛丸 帛圖 帛書 帛縷 帛闌船 帛蘭船 帛畫 帛疊 帛迭 帛拜 布帛菽粟 布帛 彩帛 財(cái)帛 琛帛 澄水帛 尺帛 楮帛 垂名竹帛 賜帛 大帛 飛帛 焚帛 隔帛兒 隔帛兒 谷帛 毫帛 紅勒帛 化干戈為玉帛 浣帛 貨帛 簡(jiǎn)帛 縑帛 戔帛 金帛 旌帛 絹帛 爵帛 空帛 蠟丸帛書 蠟帛書 勒帛
  • 與帛相關(guān)的成語(yǔ)
    垂名竹帛 名垂竹帛 束發(fā)封帛 永垂竹帛 著于竹帛 著于竹帛
  • 基本解釋

    bó ? ㄅㄛˊ ◎ 絲織品的總稱:布帛。帛書。帛畫?;筛隇橛癫ㄓ髯儬?zhēng)斗為友善)。竹帛(指書籍)。簡(jiǎn)蠹帛裂(書壞了)。

    英文翻譯

    silk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ó? 〈名〉 (1) (形聲。從巾,白聲。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白”字,下面是“巾”字。本義:絲織品的總稱) (2) 同本義 [silks] 王所賜金帛,歸盡藏之?!獫h· 劉向《列女傳》 大帛之冠?!蹲髠鳌らh公二年》 執(zhí)玉帛者萬(wàn)國(guó)。 ——《淮南子·原道》 孤執(zhí)皮帛。——《周禮·大宗伯》 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論語(yǔ)·陽(yáng)貨》 乃丹書帛曰:“陳勝王?!薄妒酚洝り惿媸兰摇? 瓦縫參差,如周身之帛縷?!拍痢栋⒎繉m賦》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蹲髠鳌でf公十年》 (3) 又如:布帛(棉織品和絲織品的總稱);玉帛;財(cái)帛;帛召(寫在帛上的詔書);帛畫(畫在絲織物上的圖畫) (4) 指帛書 [book copied on silk] 簡(jiǎn)蠹帛裂,三寫易字。——《文心雕龍》

  • 漢語(yǔ)字典

    [①][bó][《廣韻》傍陌切,入陌,並。](1)古代絲織物的通稱。(2)指束帛。以帛五匹為一束,古代用作聘問(wèn)、饋贈(zèng)的禮物。(3)帛書。(4)通“白”。(5)姓。漢有帛章。見(jiàn)《後漢書·李憲傳》。

    音韻參考

    [廣 韻]:傍陌切,入20陌,bó,梗開(kāi)二入庚並[平水韻]:入聲十一陌[唐 音]:bh?k[國(guó) 語(yǔ)]:bó[粵 語(yǔ)]:baak6[閩南語(yǔ)]:peh8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巾字部】 帛; 康熙筆畫:8; 頁(yè)碼:頁(yè)330第07【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huì)】薄陌切,??音白。【說(shuō)文】繒也?!緩V韻】幣帛。【易·賁卦】賁于丘園,束帛戔戔?!緯虻洹课逵袢?。【傳】三帛,諸侯世子執(zhí)纁,公之孤執(zhí)元,附庸之君執(zhí)黃?!局芏Y·春官·典命註】帛,如今璧色繒也?!咀髠鳌らh二年】衞文公大帛之冠?!驹]】大帛,厚繒。【後漢·鄧后紀(jì)】必書功於竹帛。【註】帛謂縑素?!∮謭?zhí)帛,官名【前漢·曹參傳】乃封參爲(wèi)執(zhí)帛?!驹]】張晏曰:執(zhí)帛,孤卿也?;蛟怀倜??!∮植菝??!緺栄拧め尣荨坎撇?,華山有之?!臼琛咳A山有草,葉似帛者,因以名云?!∮中铡!旧裣蓚鳌繀怯胁??!舅?jīng)注】瀍水西有帛仲理墓。 又葉僕各切,音薄?!径Y·禮運(yùn)】以烹以炙,以爲(wèi)醴酪。治其絲麻,以爲(wèi)布帛。【又】疏布以羃,衣其澣帛。醴醆以獻(xiàn),薦其燔炙??甲C:〔【爾雅·釋草】帛似帛,華山有之,【疏】華山有草,葉似帛者,因名帛草?!场≈?jǐn)照原文因名帛草改因以名云。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