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xiāng
  • 拼音:xiang
  • 注音:ㄒㄧㄤ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6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會意
  • 五筆86:AXTR
  • 五筆98:AXTR
  • 五行:
  • Unicode:U+8297
  • 四角號碼:44202
  • 倉頡輸入法:TVV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584
提交資料
  • 薌字拼音(帶聲調(diào))
    xiāng
  • 薌字筆順
    橫豎豎折折撇
  • 薌字的組詞
    芳薌 芬薌 膏薌 膏薌 膻薌 薌澤 薌萁 薌劇 薌合 薌脯
  • 基本解釋

    (薌) xiāng ?ㄒㄧㄤˉ ◎ 古書上指用以調(diào)味的紫蘇之類的香草。 ◎ 同“香”。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薌 xiāng? 〈名〉 (1) 谷香 [fragrance] 薌,谷氣也?!墩f文新附》 黍曰薌合,粱曰薌萁?!抖Y記·曲禮下》 炷薌于手項以送公葬者凡百余人?!端抉R溫公神道碑》 (2) 用以調(diào)味的香草 [sweet herb] 雛燒,雉,薌無蓼?!抖Y記》。鄭玄注:“蘇荏之屬也?!? (3) 又如:薌脯(把豬羊放在小鼎中烹煮,使它香美)

  • 漢語字典

    [①][xiāng][《廣韻》許良切,平陽,曉。]“薌1”的繁體字。(1)谷類的香氣。參見“薌合”、“薌萁”。(2)指紫蘇之類的香草。古人用以調(diào)味。(3)通“香”。香氣。(4)通“香”。炷香;香火。[②][xiǎng][《集韻》許兩切,上養(yǎng),曉。]“薌2”的繁體字。通“響1”。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下平七陽[粵 語]:hoeng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薌;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1019第06【唐韻】許良切,音鄕?!菊f文】穀氣也?!径Y·曲禮】黍曰薌合,粱曰薌萁。又【內(nèi)則】春宜羔豚膳膏薌?!驹]】牛膏薌,犬膏臊?!∮值孛??!緩埡狻つ隙假x】華薌重秬?!驹]】華薌,鄕名。 又通香。【荀子·非相篇】芬薌以送之。【史記·滑稽傳】微聞薌澤?!∮帧炯崱吭S兩切,通響?!厩皾h書·揚雄傳】薌呹肹以棍根兮??甲C:〔【前漢·揚雄反騷】薌呹肹以棍根兮?!场≈斦赵瓡那皾h書揚雄傳。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