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ì
  • 拼音:zhi
  • 注音:ㄓ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NFPH
  • 五筆98:NFPH
  • 五行:
  • Unicode:U+61E5
  • 四角號(hào)碼:94081
  • 倉頡輸入法:PJB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懥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ì
  • 懥字筆順
    捺捺豎橫豎捺折豎折橫豎橫折豎橫撇捺
  • 懥字的組詞
    忿懥
  • 基本解釋

    zhì ? ㄓˋ ◎ 忿恨、憤怒的樣子。

  • 漢語字典

    [①][zhì][《廣韻》陟利切,去至,知。][《廣韻》脂利切,去至,章。]憤怒;憤恨。

    音韻參考

    [廣 韻]:脂利切,去6至,zhì,止開三去脂A章[平水韻]:去聲四寘[國 語]:zhì[粵 語]:ci3z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上】【心字部】 懥; 康熙筆畫:18; 頁碼:頁407第04【廣韻】【集韻】【韻會(huì)】??陟利切,音致?!緩V韻】怒也?!敬髮W(xué)】身有所忿懥?;蜃鲬啤!∮帧緩V韻】【集韻】??脂利切,音至。又【集韻】直利切,音緻。又丑吏切,音眙。又【正韻】支義切,音寘。義??同。懥原字從忄從??作。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