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í
  • 拼音:zhi
  • 注音:ㄓ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FFHG
  • 五筆98:FFHG
  • 五行:
  • Unicode:U+57F4
  • 四角號碼:44112
  • 倉頡輸入法:GJB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718
提交資料
  • 埴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í
  • 埴字筆順
    橫豎橫橫豎豎折橫橫橫橫
  • 埴字的組詞
    搏埴 赤埴 斥埴 封埴 壚埴 冥行擿埴 黏埴 埏埴 陶埴 瓦埴 摘埴索涂 埴輪 埴壚 埴固 埴墳 摶埴
  • 與埴相關(guān)的成語
    擿埴索途 擿埴索涂 擿埴冥行 摘埴索涂
  • 基本解釋

    zhí ? ㄓˊ ◎ 黏土。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zhí? 〈名〉 (1) 細(xì)膩的黃粘土 [yellow clay] 埴,黏土也。從土,直聲?!墩f文》 厥土赤埴墳。——《書·禹貢》 博埴之工二?!犊脊び洝? 我善治埴?!肚f子·馬蹄》 若璽之抑埴?!痘茨献印R俗》 桴木負(fù)埴,載流于。——《湘源二妃廟碑》 (2) 土地 [earth] 埴索涂,冥行而己矣?!斗ㄑ浴ば奚怼?/p>

  • 漢語字典

    [①][zhí][《廣韻》常職切,入職,禪。][《廣韻》昌志切,去志,昌。]亦作“戠2”。(1)粘土。(2)泛指泥土;土地。

    音韻參考

    [廣 韻]:昌志切,去7志,chì,止開三去之昌[平水韻]:去聲四寘·入聲十三職[國 語]:zhí[粵 語]:zi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中】【土字部】 埴;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231第05【廣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寔。【說文】黏土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 又陶旊之工謂之摶埴。【周禮·冬官考工記】摶埴之工。【莊子·馬蹄篇】陶者曰:我善爲(wèi)埴?!∮诸咭哉葦`地而後行,謂之?dāng)`埴。【揚子·修身篇】擿埴索塗,冥行而已?;蜃?????!∮帧绢惼抠|(zhì)力切。埴??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