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ān
  • 拼音:an
  • 注音: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3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EUJG
  • 五筆98:EUJG
  • 五行:
  • Unicode:U+8164
  • 四角號碼:70261
  • 倉頡輸入法:BYTA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腤字拼音(帶聲調)
    ān
  • 腤字筆順
    撇折橫橫捺橫捺撇橫豎折橫橫
  • 基本解釋

    ān ? ㄢˉ ◎ 古代烹調法,把鹽、豉、蔥等與肉或魚一起煮。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ān? 〈動〉 烹煮,古代用鹽、豉、蔥與肉類同煮的一種烹調法 [cook]。如:腤雞;腤白肉;腤豬;腤魚

  • 漢語字典

    [①][ān][《廣韻》烏含切,平覃,影。](1)烹煮。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有腤雞、腤白肉、腤豬、腤魚諸法。(2)見“腤臢”。

    音韻參考

    [廣 韻]:烏含切,下平22覃,ān,咸開一平覃影[粵 語]:am3ngam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腤;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988第16【廣韻】【集韻】??烏含切,音諳?!緩V韻】煮魚肉也?!炯崱颗胍??!君R民要術】有腤雞法。 又【集韻】鄔感切,音晻。腤腩,調飪也?! 炯崱炕蜃??。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