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jiǎng
  • 拼音:jiang
  • 注音:ㄐㄧㄤˇ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DIFF
  • 五筆98:FSAF
  • 五行:
  • Unicode:U+8029
  • 四角號碼:55947
  • 倉頡輸入法:QDTT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025
提交資料
  • 耩字拼音(帶聲調(diào))
    jiǎng
  • 耩字筆順
    橫橫橫豎撇捺橫橫豎豎橫豎折豎橫橫
  • 耩字的組詞
    耩子
  • 基本解釋

    jiǎng ? ㄐㄧㄤˇ ◎ 用耬播種或施肥:耩糞。耩種子,耩棉花。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jiǎng? 〈動〉 (1) 用耬播種 [sow with a drill]。如:耩子(耬車。一種畜力條播機);耩豆子 (2) 耕地 [till] 鋤得五遍,已上下不煩耩。——《齊民要術(shù)》 (3) 用耬施肥 [spread manure with a drill]。如:耩糞

  • 漢語字典

    [①][jiǎng][《廣韻》古項切,上講,見。](1)耕地。(2)以耬播種。(3)用耬施肥。

    音韻參考

    [廣 韻]:古項切,上3講,jiǎng,江開二上江見[平水韻]:上聲三講[粵 語]:gong2kau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耒字部】 耩;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964第14【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項切,音講。耕也。【玉篇】??也。 又【集韻】居侯切,音溝。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