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zhuó
  • 拼音:zhuo
  • 注音:ㄓㄨㄛˊ
  • 部首筆畫(huà):2
  • 總筆畫(huà):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YEYY
  • 五筆98:YGEY
  • 五行:
  • Unicode:U+8BFC
  • 四角號(hào)碼:31732
  • 倉(cāng)頡輸入法:IVMS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4671
提交資料
  • 諑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uó
  • 諑字筆順
    捺折橫撇折撇撇捺撇捺
  • 諑字的組詞
    誶諑 謠諑 諑譖 諑謡
  • 與諑相關(guān)的成語(yǔ)
    詬誶謠諑
  • 基本解釋

    (諑) zhuó ? ㄓㄨㄛˊ ◎ 造謠毀謗:謠諑。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諑 zhuó? 〈動(dòng)〉 (1) (形聲。從言,豖( chù)聲。本義:造謠,讒謗) 同本義 [calumny;slander]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冻o》 被諑譖兮虛獲尤。——王逸《九思·逢尤》 (2) 又如:諑潛(造謠誣陷);諑謠(毀謗)

  • 漢語(yǔ)字典

    [①][zhuó][《廣韻》竹角切,入覺(jué),知。]“諑1”的繁體字。(1)毀謗,譖毀。(2)指毀謗他人的話。(3)訴說(shuō)。

    音韻參考

    [平水韻]:入聲三覺(jué)[粵 語(yǔ)]:doek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諑; 康熙筆畫(huà):15; 頁(yè)碼:頁(yè)1188第18【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竹角切,音斲?!緩V雅】訴也,責(zé)也,譖也,?也?!緭P(yáng)子·方言】楚以南謂愬爲(wèi)諑。【屈原·離騷】衆(zhòng)女嫉予之蛾眉兮,謠諑謂予以善淫?!驹]】謠,謂毀也。諑,猶譖也?!驹?jīng)】諑加于譎,傳曰:遭讒毀也?!卷n愈·納涼聯(lián)句】拙謀傷巧諑。 又【韻會(huì)小補(bǔ)】通作椓。引《左傳·哀十七年》又使椓之註,訴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