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zi
  • 注音:ㄗ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ETNT
  • 五筆98:ETNT
  • 五行:
  • Unicode:U+80CF
  • 四角號碼:75227
  • 倉頡輸入法:BLX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胏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胏字筆順
    撇折橫橫撇折豎撇
  • 胏字的組詞
    鳳胏麟脯
  • 基本解釋

    zǐ ? ㄗˇ ◎ 剩余的食物。 ◎ 干肉;亦特指連骨的干肉。

  • 漢語字典

    [①][zǐ][《廣韻》阻史切,上止,莊。]帶骨的肉脯。[②][fèi]同“肺1”。

    音韻參考

    [廣 韻]:阻史切,上6止,zhǐ,止開三上之莊[平水韻]:上聲四紙[粵 語]:z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胏;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978第03【集韻】【韻會】壯仕切【正韻】祖似切,??音滓。【說文】食所遺也?!居衿扛泄且病!疽住な舌尽渴汕c。【疏】乾胏,是臠肉之乾者?!静┭拧棵c,脯也。【郭璞·江賦】赬蟞胏躍而吐璣。【註】赬蟞之魚,其狀如胏?!∮帧疚逡艏崱總?cè)氏切,音?。義同?! 炯崱炕蜃????。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