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zi
  • 注音: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FHUW
  • 五筆98:FHUW
  • 五行:
  • Unicode:U+8D91
  • 四角號碼:47808
  • 倉頡輸入法:GOIM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5352
提交資料
  • 趑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趑字筆順
    橫豎橫豎橫撇捺捺橫撇折撇捺
  • 趑字的組詞
    趑趑 趑趣 趑且 趑雎 趑趄囁嚅 趑趄不前 趑趄
  • 與趑相關(guān)的成語
    趑趄不前 趑趄囁嚅
  • 基本解釋

    zī ? ㄗˉ ◎ 〔趑趄()〕a.行走困難;b.想前進又不敢前進,如“趑趑不前”。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zī?

  • 漢語字典

    [①][zī][《廣韻》取私切,平脂,清。]“次2”的被通假字。亦作“赼1”。亦作“趦1”。(1)見“趑趄”。(2)見“趑雎”。

    音韻參考

    [廣 韻]:取私切,上平6脂,cī,止開三平脂A清[粵 語]:z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走字部】 趑;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1217第15【廣韻】取私切【集韻】【韻會】千資切,??音咨?!菊f文】趑趄,行不進也。【廣雅】趑趄,難行也?!炯崱炕蜃??。亦作次???!∮帧炯崱科咚那?,音恣。趑趥,不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