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ju
  • 注音:ㄐㄩ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OQK
  • 五筆98:QOQK
  • 五行:
  • Unicode:U+9B88
  • 四角號碼:27320
  • 倉頡輸入法:NFP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709
提交資料
  • 鮈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鮈字筆順
    撇折豎折橫豎橫捺捺捺捺撇折豎折橫
  • 基本解釋

    jū ? ㄐㄩˉ ◎ 〔鮈魚〕體小而側(cè)扁或呈圓筒形,背鰭一般無硬刺,生活于淡水下層。種類很多。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jū? 〈名〉 鮈魚 [gudgeon]。魚類的一屬,身體小,側(cè)扁或圓筒形,有須一對,背鰭一般沒有硬棘;生活在溫帶淡水中

  • 漢語字典

    [①][jū][《廣韻》舉朱切,平虞,見。](1)見“鮈”。(2)魚名。身體小,側(cè)扁或呈圓筒形,背鰭一般沒有硬刺。生活于淡水。種類頗多,常見的有花、鰁和船釘魚等。[②][qú][《集韻》權(quán)俱切,平虞,羣。]人名用字。

    音韻參考

    [廣 韻]:舉朱切,上平10虞,jū,遇合三平虞見[粵 語]:keo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鮈;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468第01【廣韻】舉朱切【集韻】恭于切,??音拘。【玉篇】??鮈,魚名。又人名。【史記·五宗世家】子鮒鮈立。又【集韻】權(quán)俱切,音劬。義同。又【集韻】舉后切,音詬。鯷鮈,魚名。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