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shǐ
  • 拼音:shi
  • 注音:ㄕ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5
  • 漢字結(jié)構(gòu):單一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會(huì)意
  • 五筆86:KQI
  • 五筆98:KRI
  • 五行:
  • Unicode:U+53F2
  • 四角號(hào)碼:50006
  • 倉頡輸入法:LK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0248
提交資料
  • 史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ǐ
  • 史字筆順
    豎折橫撇捺
  • 史字的組詞
    阿史那 阿史德 安史之亂 安史 霸史 稗史 稗官野史 白兔御史 白馬長(zhǎng)史 班史 伴食刺史 謗史 暴力的羅曼史 暴力羅曼史 備史 編年史 別史 病史 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zhēng)史 不丹國王戀愛史 倉史 長(zhǎng)史 廠史 朝經(jīng)暮史 徵藏史 赤都心史 丑史 掾史 創(chuàng)業(yè)史 垂名青史 春史 刺史制度 刺史州 刺史 詞史 從史 村史 大史 代史 丹史 鐺腳刺史 黨史 邸史 典史 軼史 佚史 鼎史 東觀續(xù)史 斷代史 二史
  • 與史相關(guān)的成語
    稗官野史 垂名青史 名垂青史 青史留名 青史留芳 青史流芳 青史垂名 史無前例 鐵面御史 永垂青史 枕籍經(jīng)史 葄枕圖史 左右圖史 左圖右史
  • 基本解釋

    shǐ ? ㄕˇ ◎ 自然界和人類社會(huì)的發(fā)展過程,亦指記述、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xué)科:歷史。通史。斷代史。近代史。世界史。文學(xué)史。史詩。史部(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包括各類歷史著作)。史壇。史評(píng)。史前(沒有書面記錄的遠(yuǎn)古)。史不絕書。 ◎ 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太史。內(nèi)史。 ◎ 古代官職:刺史。御史。 ◎ 姓。

    英文翻譯

    history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shǐ? 〈名〉 (1) (會(huì)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簡(jiǎn)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來表示掌管文書記錄。本義:史官) (2) 古官名。職別各異 [histographer;official historian] 史,記事者也?!墩f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閃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屬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書者亦稱史。凡府史,皆其官長(zhǎng)所自辟除。 矧大史友內(nèi)史友?!稌ぞ普a》。鄭注:“大史內(nèi)史?!? 用史巫紛若?!兑住べ恪? 辭多則史?!抖Y記·聘禮記》 史載筆?!抖Y記·曲禮》 史狐書賊?!豆攘簜鳌ば辍? 動(dòng)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抖Y記·玉藻》 (3) 殷代為駐守于外的武官。卜辭:“在北史其獲羌。” (4) 在王左右的史官,擔(dān)任祭祀、星歷、卜筮、記事等職 遷有良史之才?!稘h書·司馬遷傳贊》 (5) 又如:史巫(祝史和巫覡);史氏(史家;史官);史臣(史官);史職(史官的職務(wù));史家(史官或歷史學(xué)家);史胥(掌管文書的小吏) (6) 太史令的簡(jiǎn)稱 自去史職,五載復(fù)還?!逗鬂h書·張衡傳》 (7) 史冊(cè),歷史 [annals;history] 如史載田橫事,雖以史遷之善傳游俠,亦不能為五百人立傳,滋可痛已。——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幼而讀書,好《楚辭》;諸子經(jīng)史多所涉獵?!鳌?顧炎武《復(fù)庵記》 (8) 又如:史鑒(歷史書);史文(歷史文獻(xiàn));史績(jī)(歷史功績(jī));史錄(歷史的文字紀(jì)錄) (9) 古代官府的佐吏 [secretary] 或佐之史。——《詩·小雅·賓之初筵》 (10) 中國古代圖書四大類別之一,包括各類歷史書籍 [history] 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缎绿茣に囄闹尽? (11) 畫師 [painter] 宋元君將畫圖,眾史皆至,受揖而立。——《莊子》 (12) 姓

  • 漢語字典

    [①][shǐ][《廣韻》疎士切,上止,生。](1)古官名。職別各異。㈠殷代為駐守于外的武官。卜辭:“在北史其獲羌?!雹嬖谕踝笥业氖饭伲瑩?dān)任祭祀、星歷、卜筮、記事等職。《書·金縢》:“史乃冊(cè)祝?”《周禮·春官·占人》:“﹝凡卜簭﹞史占墨,卜人占坼?!薄抖Y記·玉藻》:“動(dòng)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雹缦录?jí)佐史?!对姟ば⊙拧べe之初筵》:“或佐之史?!泵珎鳎骸白艟浦贰!薄吨芏Y·天官·宰夫》:“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编嵭ⅲ骸百澲?,若今起文書草也?!薄稘h書·百官公卿表》:“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爲(wèi)少吏?!?2)史冊(cè);歷史。(3)虛飾;浮夸。(4)指畫師。(5)《史記》的省稱。(6)通“使”。(7)姓。漢有史游。著《急就篇》。

    音韻參考

    [上古音]:之部審二母,shi?[廣 韻]:踈士切,上6止,shǐ,止開三上之生[平水韻]:上聲四紙[唐 音]:*shri??[國 語]:shǐ[粵 語]:si2[閩南語]:su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史; 康熙筆畫:5; 頁碼:頁173第03〔古文〕?【唐韻】疎士切【集韻】【韻會(huì)】爽士切【正韻】師止切,??音使?!菊f文】記事者也?!居衿空茣僖病!臼辣尽奎S帝始立史官,倉頡沮誦居其職。【書·立政】周公若曰:太史司??蘇公,式敬爾繇獄,以長(zhǎng)我王國?!驹姟ば⊙拧繑⒅O(jiān),或佐之史?!径Y·曲禮】史載筆,士載言。又【玉藻】動(dòng)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帧局芏Y·天官·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書以贊治。○按《周禮》凡官屬皆有府史。 又【周禮·天官】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敬汗佟看笫氛平ò钪?,小史掌邦國之志,內(nèi)史掌王之八枋之灋,外史掌書外令?!∮钟?,長(zhǎng)史,刺史,??漢官名?!∮痔?,九河之一?!緺栄拧め屗刻?。【疏】李巡云:禹大使徒衆(zhòng),通其水道,故曰太史。 又姓。【廣韻】周卿,史佚之後,出建康。又【廣韻】漢複姓,五氏:世本衞有史朝朱駒,漢書藝文志有靑史氏著書,又有新豐令王史音,吳有東萊太守太史慈,晉有東萊侯史光?!∮秩~疎土切。【易林】重黎祖後,司馬大史。陵氏之災(zāi),罹宮悲苦?!菊f文】本作?。從又持中。中,正也。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