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龍 (龍) lóng ?ㄌㄨㄥˊ ◎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dòng)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云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diǎn)睛。龍?bào)椿⒕帷? ◎ 古生物學(xué)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 封建時(shí)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稱關(guān)于皇帝的東西:龍顏。龍?bào)w。龍袍。 ◎ 姓。
◎ 龍 dragon imperial
詳細(xì)字義◎ 龍 龍 lóng? 〈名〉 (1) (象形。甲骨文,象龍形。本義:古代傳說中一種有鱗有須能興云作雨的神異動(dòng)物) (2) 同本義 [dragon] 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xì)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墩f文》。徐鉉注:“象宛轉(zhuǎn)飛動(dòng)之貌。” 饒炯注:“龍之為物,變化無端,說解因著其靈異如此,以能升天,神其物,而命之曰靈?!? 飛龍?jiān)谔??!兑住で? 麟、鳳、龜、龍,謂之四靈?!抖Y記·禮運(yùn)》 甲蟲三百有六十,而龍為之長。——《孔子家語·執(zhí)轡》 葉公子高好龍?!?劉向《新序·葉公好龍》 (3) 又如:龍工(像龍一樣熟悉水性之功。也作“龍功”);龍公(指龍王,龍神);龍淵(龍所棲止的深淵);龍章(龍形的圖案);龍蛇(龍和蛇);龍文(龍狀花紋);龍伯(傳說中的水神);龍沼(龍池);龍旌鳳翣(有龍鳳圖案的旌旗和大掌扇);龍門(本是跨在黃河上游的山名。神話傳說,魚類跳過龍門,就可以變成神龍。后借指鄉(xiāng)試考場的二門或三門為龍門) (4) 封建時(shí)代用龍作為皇帝的象征 [imperial] 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墩摵狻ぜo(jì)妖》 (5) 又如:龍升(龍的升子。比喻天子即位);龍輦(天子的乘車);龍顏(額頭隆起似龍。后世以喻皇帝的容貌。也用以指皇帝);龍騰(比喻帝王的興起);龍鱗(喻指皇帝或皇帝的威嚴(yán));龍馭(皇帝車駕。代指皇帝);龍興(帝業(yè)興旺;創(chuàng)立帝業(yè));龍節(jié)(皇帝所授與的符節(jié));龍袞(帝王的禮服);龍下蛋(比喻不可能);龍穴(最適宜埋棺材的好地方);龍御(皇帝的車駕);龍鳳(舊時(shí)用以形容帝王的相貌) (6) 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outstanding person] 丞尉等并衣冠之龜龍,人物之標(biāo)準(zhǔn)?!啤?李白《化城寺大鐘銘序》 (7) 又如:龍虎(比喻杰出的人物);龍蛇(比喻非常的人);龍逸(如龍隱逸。比喻賢人隱居于野);龍鳳(比喻才能優(yōu)異的人);龍駒(比喻俊才);龍鵬(龍和鵬。比喻賢俊豪杰);龍翰鳳翼(比喻君子、賢者);龍?bào)带P逸(比喻才能卓越超群而未為世用的人) (8) 喻駿馬 [fine horse] 馬八尺以上為龍?!吨芏Y·夏官》 (9) 又如:龍子(良馬名);龍文(駿馬名);龍姿(駿馬的形貌);龍孫(良馬名);龍駒(駿馬);龍?bào)K(駿馬);龍媒(指天馬、駿馬) (10) 喻文章,書法的雄健華麗 [vigorous]。如:龍蛇(龍蛇走。形容筆勢如龍蛇,蜿蜒盤曲);龍文(比喻文章的雄健);龍虎(比喻文章的雄健);龍章(比喻文章富麗華美,如龍的文采);龍?jiān)?比喻華麗的辭藻);龍?bào)J豹變(比喻書法氣勢雄放,變化無窮) (11) 比喻性格亢直 [upright]。如:龍亢(個(gè)性剛直不屈);龍性(指性格倔強(qiáng),難以馴服) (12) 〈方〉∶[瓦圈] 歪扭不圓 [not round]。如:自行車前轱轆龍了 (13) 姓
[①][lóng][《廣韻》力鍾切,平鍾,來。]亦作“竜1”?!褒?”的繁體字?!褒?”的今字。(1)傳說中的一種神異動(dòng)物。身長,形如蛇,有鱗爪,能興云降雨,為水族之長。(2)稱似龍之動(dòng)物。(3)喻指人君。(4)喻才俊之士。(5)飾以龍形的。(6)借指飾以龍形之物。(7)稱形狀如龍的事物。(8)舊時(shí)堪輿家稱山脈的走勢為龍。(9)指山脈。(10)俗稱龍卷風(fēng)。為一種猛烈的旋風(fēng),中心氣壓很低。經(jīng)過水面時(shí),把水吸到空中,形成一條白色水柱,俗又稱白龍。行經(jīng)陸地時(shí),可拔樹倒屋,并將塵土吸入空中,形成黑色柱狀物,俗又稱為黑龍。(11)上古書體的一種。(12)高大的馬,駿馬。(13)見“龍鍾”。(14)龍泉寶劍的省稱。亦泛指精良的劍。(15)水草名。葒草。(16)東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稱蒼龍,省稱龍。(17)星名。指歲星,太歲。(18)古代煉丹術(shù)士稱水或汞為龍。(19)傳說中的遠(yuǎn)古官名。(20)十二生肖之一。與地支辰相配。(21)通“寵”。光寵,榮耀。(22)通“壟”。山岡。參見“龍斷”。(23)通“壟”。墳?zāi)埂?24)用同“”。參見“龍”。(25)古地名。春秋魯?shù)亍T诮裆綎|省泰安市。(26)姓。秦末有龍且。見《史記·項(xiàng)羽本紀(jì)》。[②][máng][《集韻》莫江切,平江,明。](1)通“尨”。雜色,色斑駁。(2)通“”。參見“龍2鵄”。
[上古音]:東部來母,liong[平水韻]:上平二冬·入聲十四緝[粵 語]:lung4[閩南語]:geng5,leng5,lio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