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gǒu
  • 拼音:gou
  • 注音:ㄍㄡ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MQKG
  • 五筆98:MQKG
  • 五行:
  • Unicode:U+5CA3
  • 四角號碼:27720
  • 倉頡輸入法:UPR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926
提交資料
  • 岣字拼音(帶聲調(diào))
    gǒu
  • 岣字筆順
    豎折豎撇折豎折橫
  • 岣字的組詞
    岣嶁碑 岣嶁 岣嵧
  • 基本解釋

    gǒu ? ㄍㄡˇ ◎ 〔岣嶁(lǒu)〕山名,在中國湖南省。衡山七十二峰之一,亦用以代指衡山。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gǒu?

  • 漢語字典

    [①][gǒu][《廣韻》古厚切,上厚,見。][《廣韻》舉朱切,平虞,見。]見“岣嶁”。

    音韻參考

    [廣 韻]:舉朱切,上平10虞,jū,遇合三平虞見[平水韻]:上平七虞[國 語]:gǒu[粵 語]:gau2keoi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中】【山字部】 岣; 康熙筆畫:8; 頁碼:頁309第04【廣韻】古厚切【集韻】舉后切,??音茍?!静┭拧酷笉?,山名。又楚衡陽城南有岣嶁峰。詳嶁字註?!∮帧炯崱俊绢惼??居侯切,音句?!緩V韻】舉朱切【集韻】恭于切,??音俱。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