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ìyi4
  • 拼音:yi
  • 注音:ㄧˋyi4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XLFF
  • 五筆98:XLFF
  • 五行:
  • Unicode:U+7E79
  • 四角號碼:26941
  • 倉頡輸入法:VFWL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繹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ìyi4
  • 繹字筆順
    折折捺捺捺捺豎折豎豎橫橫豎橫捺撇橫橫豎
  •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yì ? ㄧˋ ◎ 見“繹”。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yì][《廣韻》羊益切,入昔,以。]“繹1”的繁體字。(1)抽絲。引申為擾動。參見“繹騷”。(2)尋繹,理出事物的頭緒。引申為解析。(3)連續(xù)不斷。參見“繹如”。(4)陳述。(5)奏樂。(6)盛貌。(7)終結(jié)。(8)周代稱正祭之次日又祭為繹。(9)龜類。(10)通“嶧”。山名。(11)通“嶧”。古地名。指嶧山附近地帶;又指春秋時(shí)邾國的繹邑。(12)通“懌”。喜悅。

    音韻參考

    [上古音]:鐸部喻四母,jyak[廣 韻]:羊益切,入22昔,yì,梗開三入清以[平水韻]:入聲十一陌[粵 語]:jik6[閩南語]:ek8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繹;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941第15【廣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菊f文】抽絲也?!緭P(yáng)子·方言】繹,理也。絲曰繹之?!驹]】言解繹也?!∮帧緺栄拧め屧b】繹,陳也?!緯ぞ悺渴酝瑒t繹?!緜鳌啃\(zhòng)言同,則陳而布之?!驹姟ば⊙拧繒欣[。【傳】陳也。【禮·射義】射之爲(wèi)言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已之志也?!臼琛坷[,陳也?!∮帧驹姟旐灐恳攒?yán)[繹。【傳】善走也。 又山名。【詩·魯頌】保有鳧繹。【傳】繹,山也?!∮铸斆!局芏Y·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地龜曰繹屬?!臼琛垦稣呃[?!∮旨烂!咀髠鳌ば四辍咳晌绐q繹?!驹]】繹,又祭,陳昨日之禮,所以賔尸。【公羊傳】繹者何,祭之明日也?!∮忠孛??!咀髠鳌の氖辍扣ノ墓愤w于繹。【註】邾邑?!∮旨椑[?!厩皾h·谷永傳】燕見紬繹?!驹]】紬繹者,引其端緒也。 又【揚(yáng)子·方言】繹,長也?!∮帧静┭拧坷[,窮也,終也,充也?!∮帧居衿坷[,大也?!∮峙c驛同?!驹姟ご笱拧啃旆嚼[騷。【箋】繹,當(dāng)作驛。【爾雅·釋訓(xùn)】繹繹,生也?!臼琛枯d芟云:驛驛其達(dá)。繹與驛音義??同。 又【集韻】施只切,音釋。釋,或作繹。解也?!∮帧卷嵮a(bǔ)】葉弋灼切?!境o·九辯】悲愁窮慼兮獨(dú)處廓,有美一人兮心不繹??甲C:〔【爾雅·釋訓(xùn)】繹繹,生。〕 謹(jǐn)照原文生下增也字。
  •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