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kuài
  • 拼音:kuai
  • 注音:ㄎㄨㄞ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WGJ
  • 五筆98:IWGJ
  • 五行:
  • Unicode:U+6FAE
  • 四角號碼:38166
  • 倉頡輸入法:EOMA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澮字拼音(帶聲調(diào))
    kuài
  • 澮字筆順
    捺捺橫撇捺橫豎折豎捺撇橫豎折橫橫
  • 基本解釋

    kuài ? ㄎㄨㄞˋ

  • 漢語字典

    [①][kuài][《廣韻》古外切,去泰,見。]“巜1”的今字?!皾?”的繁體字。(1)田間排水道。(2)指小溝。[②][huì][《廣韻》古外切,去泰,見。]“澮2”的繁體字。(1)水名。澮水。源出山西省翼城縣東,西流經(jīng)曲沃縣、侯馬市注入汾河。(2)水名。澮河。源出河南省,流經(jīng)安徽省入淮。(3)古地名。在今山西省翼城縣。[③][huá][《集韻》戶八切,入黠,匣。]“澮3”的繁體字。水流匯聚。引申為大水沖擊。

    音韻參考

    [廣 韻]:古外切,去14泰,kuì,蟹合一去泰見[平水韻]:去聲九泰·去聲十卦[國 語]:kuài,huì,huá[粵 語]:ku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澮;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653第18〔古文〕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水名?!菊f文】水出靃山,西南入汾?!舅?jīng)注】澮水,出詳高山?!∮咒笣遥×饕??!竟薄そx】商搉涓澮?!∮帧緺栄拧め屗克显粷??!局芏Y·地官·遂人】千夫有澮?!臼琛繚遥瑥V二尋,深二仞?!∮帧緩V韻】【集韻】??古邁切,音夬。義同。 又【集韻】烏外切,音薈。與濊同。深廣也?!∮謶醢饲校艋?。兩水合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