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ào
  • 拼音:zao
  • 注音:ㄗㄠˋ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2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KKS
  • 五筆98:YKKS
  • 五行:
  • Unicode:U+8B5F
  • 四角號(hào)碼:06694
  • 倉頡輸入法:YRRR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譟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ào
  • 譟字筆順
    捺橫橫橫豎折橫豎折橫豎折橫豎折橫橫豎撇捺
  • 基本解釋

    zào ? ㄗㄠˋ ◎ 同“噪”。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謲 zào? 〈動(dòng)〉 (1) 歡呼 [hail;cheer]? 齊人鼓譟而起。——《谷梁傳·定公十年》。注:“群呼曰譟?!? 車徒皆譟?!吨芏Y·夏官·大司馬》 (2) 又如:譟聲(呼噪之聲);譟嘩(呼噪喧嘩) (3) 同“噪”。叫嚷;喧鬧 [shout;clamor;make a noise] 王使婦人不幃而譟之?!秶Z·鄭語》 既濟(jì),魏人譟而還。——《左傳·文公十三年》 (4) 又如:譟聚(喧囂群集);譟擾(喧嚷攪擾);譟叫(高聲喊叫);譟言(高聲喧嘩) (5) 眾口傳誦 [be on everybody’s lips]。如:譟口(眾口傳誦)

  • 漢語字典

    [①][zào][《廣韻》蘇到切,去號(hào),心。]亦作“謲1”。(1)歡呼。(2)叫嚷;喧鬧。(3)眾口盛傳。(4)通“躁”。急躁,浮躁。參見“譟險(xiǎn)”。(5)通“劋”。狡猾。參見“譟詐”。

    音韻參考

    [廣 韻]:蘇到切,去37號(hào),sào,效開一去豪心[平水韻]:去聲二十號(hào)[粵 語]:cou3[閩南語]:chho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譟;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1182第19【唐韻】蘇到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先到切,??掃去聲?!菊f文】擾也。【玉篇】羣呼煩擾也?!驹鲰崱狂?。【左傳·文十三年】魏人譟而還?!痉Y梁傳·定十年】齊人鼓譟而起。【註】羣呼曰譟?!局芏Y·夏官·大司馬】車徒皆譟?!距嵲]】讙也。亦謂喜也?!∮帧炯崱俊绢惼??倉刀切,音操。聲也。又【揚(yáng)子·方言】譟,諻音也?! 咀謴 客?。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