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jiǎn
  • 拼音:jian
  • 注音:ㄐㄧㄢˇ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20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GWMJ
  • 五筆98:GWMJ
  • 五行:
  • Unicode:U+8812
  • 四角號碼:10136
  • 倉頡輸入法:XMBL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蠒字拼音(帶聲調)
    jiǎn
  • 蠒字筆順
    橫撇捺豎折豎撇捺撇捺撇捺撇捺豎折橫豎橫捺
  • 蠒字的組詞
    白蠒烏絲 焙蠒 冰蠒 蠶蠒 春蠒 獨蠒 鵝溪蠒 餌蠒 高麗蠒 高麗蠒 面蠒 圣蠒 絲蠒 魚蠒 重蠒 足蠒
  • 基本解釋

    jiǎn ? ㄐㄧㄢˇ ◎ 古同“繭”:“蠶食桑老,績而為蠒?!?/p>

  • 漢語字典

    [①][jiǎn][《廣韻》古典切,上銑,見。]“繭1”的繁體字。亦作“絸1”。亦作“蠒1”。(1)完全變態(tài)昆蟲蛹期的囊狀保護物,通常由絲腺分泌的絲織成,多為黃色或白色,如家蠶和柞蠶的繭。(2)指繭絲。(3)絮絲綿的衣服。后作“襺”。(4)形狀如繭的。參見“繭栗”。(5)見“繭繭”。(6)通“趼”。手掌或腳掌等部位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

    音韻參考

    [廣 韻]:古典切,上27銑,jiǎn,山開四上先見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蟲字部】 蠒;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1100第44【唐韻】俗繭字,別詳幺部。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