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mén)搜索:
bàng
  • 拼音:bang
  • 注音:ㄅㄤˋ
  • 部首筆畫(huà):2
  • 總筆畫(huà):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WUPY
  • 五筆98:WYUY
  • 五行:
  • Unicode:U+508D
  • 四角號(hào)碼:20227
  • 倉(cāng)頡輸入法:OYBS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2696
提交資料
  • 傍字拼音(帶聲調(diào))
    bàng
  • 傍字筆順
    撇豎捺橫捺撇捺折捺橫折撇
  • 傍字的組詞
    阿傍 傍富課程 傍傍族 傍生活 傍爺文化 傍著 傍尊 傍轉(zhuǎn) 傍屬 傍州例 傍州 傍支 傍照 傍瞻 傍影 傍蔭 傍矣川 傍依 傍佯 傍眼 傍訊 傍行 傍險(xiǎn) 傍午 傍文 傍晩 傍晚 傍統(tǒng) 傍通歷 傍通 傍說(shuō) 傍實(shí) 傍施 傍生 傍舍 傍晌 傍若無(wú)人 傍人門(mén)戶 傍人籬落 傍人籬壁 傍親 傍蹊 傍妻 傍牌 傍排 傍紐 傍囊 傍明 傍門(mén) 傍落
  • 與傍相關(guān)的成語(yǔ)
    傍人門(mén)戶 傍觀者審,當(dāng)局者迷 傍若無(wú)人 傍人籬落 傍觀者清 傍人籬壁 傍花隨柳 傍觀冷眼 傍柳隨花 傍門(mén)依戶 道傍筑室 道傍苦李 狗傍人勢(shì)
  • 基本解釋

    bàng ? ㄅㄤˋ ◎ 靠:依山傍水。 ◎ 臨近:傍晚。傍黑。傍亮。

    英文翻譯

    be close to   draw near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bàng? 〈副〉 (1) (形聲。從人,旁聲。本義:靠近,臨近)同本義 [beside;be close to] 傍,近也?!墩f(shuō)文》 雙兔傍地走。——《樂(lè)府詩(shī)集·木蘭詩(shī)》 (2) 又如:傍邊(靠近邊沿);傍通(靠近四方通達(dá)之地);傍境(邊境);傍戶而立詞性變化 bàng? 〈動(dòng)〉 (1) 依附,依靠 [depend on]。如:傍人門(mén)戶;傍依(依靠之物);傍靠(依靠,緊靠) (2) 輔佐 [assist a rule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四賢傍之?!缎聲?shū)》 (3) 順著;沿著 [follow]。如:傍照(依照,仿照) (4) 陪隨,陪伴 [accompany]。如:傍個(gè)影兒(露面;亮相) ◎ bàng? 〈名〉 (1) 同“旁”。旁邊,側(cè) [side] 傍,近也?!墩f(shuō)文》。按,與旁別,四旁四方皆當(dāng)作此,猶邊際也。 傍,側(cè)也。——《廣韻》 玄應(yīng)聲慟哭,酸感傍人。——《世說(shuō)新語(yǔ)·夙惠》 白馬金具裝,橫行遼水傍?!字晒纭栋遵R篇》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队衽_(tái)新詠·古詩(shī)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傍門(mén)(佛教指學(xué)佛而得正誤者為正果,指外道為傍門(mén);道家以修煉金丹、全身保真為正道,余皆為傍門(mén));傍支(分支);傍覽(從旁觀看、打量);傍觀(在近旁觀看);傍若無(wú)人(好像旁邊沒(méi)有人在,形容神情態(tài)度高傲自如) (3) 他人 [other]。如:傍舍(他人的房舍);傍說(shuō)(他人的主張) (4) 旁系 [side]。如:傍尊(指伯父、叔父等旁系尊長(zhǎng));傍蔭(旁系親屬襲封官職爵位);傍親(旁系親屬);傍繼(出繼旁系親屬) (5) 唐代州名。在今云南雙柏縣境 [Pang prefecture] ◎ bàng? 〈形〉 (1) 廣博;普遍。同“旁” [extensive]。如:傍施(博施;廣被);傍及(遍及;推及);傍通(學(xué)問(wèn)廣博通達(dá));傍接(廣為交接、應(yīng)酬);傍概(廣泛概括);傍落(墜入他途) (2) [動(dòng)]∶交錯(cuò) [interlock;crisscross]。如:傍午(縱橫交錯(cuò));傍生(交錯(cuò)叢生)

  • 漢語(yǔ)字典

    [①][páng][《廣韻》步光切,平唐,並。](1)旁邊;側(cè)近。(2)本身之外的,別的。(3)廣。見(jiàn)“傍通”、“傍接”、“傍概”等。(4)漢字的偏旁。(5)偏頗;邪僻。參見(jiàn)“傍門(mén)”。(6)偏斜,仄曲。參見(jiàn)“傍蹊”。(7)見(jiàn)“傍午”。(8)見(jiàn)“傍偟”。(9)見(jiàn)“傍薄”。(10)通“方”。逆,倒轉(zhuǎn)。參見(jiàn)“傍戟”。(11)通“訪”。訪求。參見(jiàn)“傍薦”。[②][bàng][《廣韻》蒲浪切,去宕,並。]“並2”的被通假字。(1)貼近;靠近。(2)伴隨,陪伴。(3)引申為趁著。(4)順著;沿著。(5)依附;依托。[③][bēng][《集韻》晡橫切,平庚,幫。]見(jiàn)“傍3傍”。

    音韻參考

    [上古音]:陽(yáng)部并母,bang[廣 韻]:步光切,下平11唐,páng,宕開(kāi)一平唐並[平水韻]:下平七陽(yáng)·去聲二十三漾[唐 音]:*bhɑn,bhɑn[國(guó) 語(yǔ)]:bàng,páng[粵 語(yǔ)]:bong6pong4pong6[閩南語(yǔ)]:pong2,pong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傍; 康熙筆畫(huà):12; 頁(yè)碼:頁(yè)113第02【唐韻】步光切【集韻】【韻會(huì)】蒲光切。??通旁?!菊f(shuō)文】近也。【廣韻】側(cè)也。 又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 又【集韻】補(bǔ)朗切,音縍。左右也?!举Z子保傅篇】成王之生,仁者養(yǎng)之,孝者強(qiáng)之,四聖傍之?!∮帧緩V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蒲浪切,音???!菊崱恳幸??!炯崱恳嘟??;蜃鱽K??!∮帧菊崱垦a(bǔ)耕切,音綳?!驹?shī)·小雅】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局靷鳌堪徊坏靡岩?。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