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ěi,luò,tà
  • 拼音:luo
  • 注音:ㄌㄟˇ,ㄌㄨㄛˋ,ㄊㄚ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ILXI
  • 五筆98:ILXI
  • 五行:
  • Unicode:U+6F2F
  • 四角號(hào)碼:36193
  • 倉頡輸入法:EWV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5801
提交資料
  • 漯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ěi,luò,tà
  • 漯字筆順
    捺捺橫豎折橫豎橫折折捺豎撇捺
  • 漯字的組詞
    漯漯 漯河
  • 基本解釋

    luò ?ㄌㄨㄛˋ ◎ 〔漯河〕地名,在中國河南省。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Lěi 〈名〉 古水名。又名治水 [Lei River]。上游為今桑干河、中段為永定河、下游為海河之河流。發(fā)源于山西省神池縣東,向東流經(jīng)河北省至天津入海基本詞義 Luò 另見 tà?

  • 漢語字典

    [①][tà][《廣韻》他合切,入合,透。]亦作“濕2”。(1)古水名。漯水,為古黃河的支流,其道屢有變遷。(2)低濕;潮濕。(3)聚集貌。參見“滀漯”。(4)汗出貌。參見“漯漯”。[②][luò]地名用字。河南省有漯河市。

    音韻參考

    [廣 韻]:他合切,入27合,ta,咸開一入覃透[平水韻]:上聲四紙·入聲十五合[國 語]:tà,luò,lěi[粵 語]:leoi5lok3taap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漯;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647第05【廣韻】他合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托合切,??音錔。水名?!厩皾h·地理志】漯水,出東郡東武陽縣?!∮咒痍?,縣名,屬平原郡,漢有漯隂侯?!∮譁滗?,水?dāng)€聚貌。【木華·海賦】??濆淪而滀漯。 又【集韻】魯水切,音壘。水名。出鴈門。或作灅??!鸢础墩f文》本作濕,或省作??。後以濕爲(wèi)乾溼之溼,而??又轉(zhuǎn)爲(wèi)漯字。??字右從日下糸。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