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女性進補經(jīng)典藥膳7款

    女性在經(jīng)期、孕期、產期、哺乳期等不同時期,不僅會有耗血和失血,而且激素的分泌也會受到影響,再加上情緒、心理等因素的“沖擊”,難免會引起“血虧”。中醫(yī)認為,只有血足,方能使皮膚紅潤細膩;只有肉實,皮膚才會顯得滋潤而富有彈性。所以,女性同樣需要進補,而且還要善補?,F(xiàn)介紹幾款適合于女士補益身體的藥膳,以供參考選用。

    1、玫瑰豬蹄

    功效:理氣通經(jīng),活血化瘀。

    做法:玫瑰花15克,山楂30克,豬蹄1只,黃酒30克,生姜、紅糖、食鹽各適量。先將豬蹄洗凈切成6~7塊,然后將諸味同入鍋,加清水1000毫升,用小火煮2小時,去藥渣,加食鹽再煮5分鐘,加糖調味收汁即可取食。

    2、歸地燒羊肉

    功效:益氣補血,和血。

    做法:當歸、生地各15克,干姜10克,羊肉200克,黃酒、鹽、糖、醬油各適量。將藥物裝入紗布袋,羊肉洗凈切成小塊,干姜切片,隨后同入鍋,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煮1小時,棄去藥袋,再加醬油、黃酒、食鹽,用文火煮至酥爛,并加糖收汁即可取食。

    3、阿膠糯米粥

    功效:可養(yǎng)血止血,滋陰補虛,潤肺安胎,尤適合于孕婦。

    做法:阿膠20克,糯米100克,紅糖適量。先將阿膠搗碎,放入鍋內用火炒至黃色,再研成細末待用,然后將糯米煮粥,待煮至九成熟時,加入阿膠粉和紅糖,邊煮邊攪拌,待粥稠膠化即可取食。

    4、四物木耳湯

    功效:補血活血養(yǎng)血,常服可令顏面紅潤、皮膚細膩。

    做法:當歸6克,熟地9克,白芍6克,川芎3克,大棗5枚,黑木耳(干)15克,紅糖30克。先將諸藥洗凈切片并裝入紗布袋;黑木耳水發(fā)后去雜質,然后同入鍋加清水1000毫升,用文火煮1小時,去藥袋后加紅糖調味,煮沸后即可飲服。

    5、二黃雞塊

    功效:調經(jīng),益脾血,補肝腎,祛除疲勞。

    做法:黃精15克,地黃10克,天門冬3克,雞肉200克,黃酒、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三味藥洗凈切片,裝入紗布袋中。雞肉切成小塊。隨后將藥物與雞肉同入鍋,加清水1000毫升,用文火煮2小時,去藥袋,加入調料,再煮20分鐘,加入味精即可取食。

    6、當歸烏骨雞

    功效:滋補肝腎,養(yǎng)血調經(jīng)。

    做法:枸杞60克,當歸30克,白酒50克,烏骨雞1只,生姜、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枸杞、當歸切片洗凈后裝入紗布袋中,用一半白酒浸泡6~8小時;另將雞宰殺洗凈,用另一半白酒加鹽拌勻后涂抹于雞身內外。把藥袋和生姜納入雞腹內,置于容器中,上籠用武火蒸1小時,再改用文火蒸1小時,?;鸪ニ幋蜕?,把雞斬塊裝盤,湯汁加味精后澆在雞塊上即可服食。

    7、阿膠白肉湯

    功效:補血活血,滋陰潤肺。

    做法:阿膠6克,瘦豬肉100克,當歸6克,食鹽少許。先將當歸洗凈切成短節(jié),并裝入紗布袋;阿膠單獨加水蒸化。再將豬肉和裝有當歸的藥袋同入鍋,加清水500毫升,煎煮1小時后去藥袋,再加入阿膠,用小火燉化,最后用低鹽調味即可服食。

更多中藥材
  • 蔣玉清 安徽省亳州市華佗中醫(yī)院筆者最近因飲食不節(jié),出現(xiàn)腹脹、腹痛,自認為胃腸功能良好,而未予重視。但脹痛之癥狀逐漸加重,夜間常痛醒。雖大便不干但很難解,小便正常,舌紅苔白,脈稍弦數(shù)。因按壓腹部則痛甚,辨為陽明腑實證,以厚樸三物湯加味治療:厚......
  • 孫國印 湖北省十堰市鄭家溝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站李某,女,55歲。2009年3月20日初診。雙眼反復流淚半年余。患者平素流淚,遇風更甚,伴視物不清,頭暈乏力,氣短,納差,雙手甲床色澤青紫,舌苔薄白,脈細澀,曾在當?shù)蒯t(yī)院檢查診為“功能性溢淚”,并用中......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膏方是一種中藥劑型,有別于一般“補品”,緩圖起效是其特點之一。如果不堅持服用,急于求成,就達不到膏方養(yǎng)生保健、防治慢性疾病的目的。膏方配伍中除了中藥飲片外,參類、蟲草等補益性中藥,阿膠、龜板膠等膠類、糖等在配伍中占......
  • 編者按:王和伯(1891-1970年),海鹽石泉人。17歲從師于晚清名醫(yī)金子久先生,是金氏二百多弟子中的佼佼者,1912年在石泉懸壺開業(yè),1918年即名噪鄉(xiāng)里,聲譽鵲起。1934年,遷硤石行醫(yī)。1963年3月被浙江省衛(wèi)生廳評定為海寧最早的“......
  • 秦淑芳 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奇經(jīng)八脈學說自古迄今,一直是中醫(yī)學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內經(jīng)》以來,歷代醫(yī)家論著雖代有疏發(fā),但多散在而不詳,一些醫(yī)家在臨床實踐中,往往把奇經(jīng)理論歸屬為十二經(jīng)或臟腑理論的從屬部分而存在,把它在理、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