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ī
  • 拼音:chi
  • 注音: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gòu):右下開口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UXTH
  • 五筆98:UXTH
  • 五行:
  • Unicode:U+7661
  • 四角號碼:00181
  • 倉頡輸入法:KPK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癡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hī
  • 癡字筆順
    捺橫撇捺橫撇折撇橫橫撇捺折捺折豎橫撇捺
  • 基本解釋

    chī ? ㄔˉ ◎ 同“癡”。

  • 漢語字典

    [①][chī][《廣韻》丑之切,平之,徹。]亦作“癡1”。(1)不聰慧,愚笨。(2)癲狂;神志不清。(3)迷戀;入迷。(4)呆滯;不靈活。(5)幼稚;天真。(6)佛教語。貪、瞋、癡“三毒”之一。梵語moha,也譯作“無明”。謂愚昧無知,不明如實之事理。(7)用同“瓻”。酒器。

    音韻參考

    [廣 韻]:丑之切,上平7之,chī,止開三平之徹[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ci1[閩南語]:chhi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疒字部】 癡;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782第18【唐韻】丑之切【集韻】【韻會】【正韻】超之切,??音鴟?!菊f文】不慧也。【徐曰】癡者,神思不足。亦病也?!厩皾h·韋賢傳】今子獨壞容貌,蒙恥辱,爲(wèi)狂癡,光曜晻而不宣?!踞釢h·高士傳】侯霸遣使徵嚴(yán)光,光曰:侯君房素癡,今小瘥耳?!緯x書·王湛傳】湛有隱德,人皆以爲(wèi)癡。 又古人借書一瓻,還書一瓻,以盛酒酬之也。亦有作癡者。【藝苑雌黃】李濟(jì)翁云:借書一癡,惜書二癡,索書三癡,還書四癡。 又【顏氏家訓(xùn)】人無才思,自謂淸華,江南號爲(wèi)詅癡符。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