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kǎn
  • 拼音:kan
  • 注音:ㄎㄢˇ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2
  • 漢字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BNH
  • 五筆98:BNH
  • 五行:
  • Unicode:U+51F5
  • 四角號(hào)碼:22770
  • 倉(cāng)頡輸入法:VL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凵字拼音(帶聲調(diào))
    kǎn
  • 凵字筆順
    折豎
  • 基本解釋

    kǎn ?ㄎㄢˇ ◎ 古同“坎”。

  • 漢語(yǔ)字典

    [①][kǎn][《廣韻》丘犯切,上范,溪。]《說(shuō)文·凵部》:“凵,張口也。象形。”王筠釋例:“《廣韻》作張口貌,案此形容之詞也?!币徽f(shuō)“坎”的古字。

    音韻參考

    [廣 韻]:丘犯切,上55范,quǎn,咸合三上凡溪[國(guó) 語(yǔ)]:qū[粵 語(yǔ)]:ham1ham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凵字部】 凵; 康熙筆畫:2; 頁(yè)碼:頁(yè)134第39【唐韻】丘范切【集韻】口范切,??音坎?!菊f(shuō)文】張口也。象形?!菊滞ā课盒T唬痕?,受物之器。象地體承載形,虛中者,當(dāng)其無(wú),有器之用也。又【集韻】苦紺切,音勘。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guó)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