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fèi
  • 拼音:fei
  • 注音:ㄈㄟˋ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半包圍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UDJD
  • 五筆98:UHDD
  • 五行:
  • Unicode:U+75F1
  • 四角號(hào)碼:00111
  • 倉頡輸入法:KLMY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5538
提交資料
  • 痱字拼音(帶聲調(diào))
    fèi
  • 痱字筆順
    捺橫撇捺橫豎橫橫橫豎橫橫橫
  • 痱字的組詞
    病痱 痱子粉 痱子 痱癗 痱磊 痱瘡 風(fēng)痱
  • 基本解釋

    fèi ? ㄈㄟˋ ◎ 〔痱子〕由于暑天出汗過多,引起汗腺發(fā)炎,皮膚表面生出來的小紅疹,很癢。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痱 fèi? 〈名〉 痱子,汗疹 [prickly heat]。如:痱磊(小腫。亦泛指疹樣小粒塊);痱瘡(痱子。一種夏令常見的皮膚病)

  • 漢語字典

    [①][féi][《廣韻》符非切,平微,奉。]中風(fēng),偏癱。[②][fèi][《廣韻》扶沸切,去未,奉。][《廣韻》蒲罪切,上賄,並。]亦作“疿1”。痱子。

    音韻參考

    [廣 韻]:符非切,上平8微,féi,止合三平微並[平水韻]:上平五微·上聲十賄·去聲五未[粵 語]:fai2fai6fei2[閩南語]:pu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疒字部】 痱;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774第33【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符非切,音肥。【玉篇】風(fēng)病也?!緩V韻】同???!炯崱恳辉恍∧[?!緺栄拧め屧b】痱,病也?!厩皾h·賈誼傳】非亶倒縣而已,又類辟且病痱?!驹]】辟,足病。痱,風(fēng)病。 又【唐韻】蒲罪切?!炯崱俊卷崟?huì)】部浼切,??音琲。又【集韻】簿亥切,音倍。義??同?!∮帧緩V韻】扶沸切【集韻】【韻會(huì)】父沸切,??音??。【廣韻】熱瘡?!∮帧卷崟?huì)】避也。 又【集韻】妃尾切,音斐。鬼痛病。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