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武 wǔ ? ㄨˇ ◎ 關(guān)于軍事或技擊的,與“文”相對(duì):武裝。武器。武警。武林。武壇。武生。武旦。武丑。武凈。武舉。 ◎ 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斷。武士。武夫。 ◎ 半步,泛指腳步: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數(shù)武。 ◎ 姓。
文
◎ 武 fierce military valiant wushu
詳細(xì)字義◎ 武 wǔ? 〈形〉 (1) (會(huì)意。從止,從戈。據(jù)甲骨文,人持戈行進(jìn),表示要?jiǎng)游?。本義:勇猛;猛烈) 同本義 [valiant] 楚莊王曰,夫文止戈為武。又曰,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財(cái)者也。——《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 武大為于大君?!兑住ぢ摹? 孔武有力。——《詩·鄭風(fēng)·羔裘》 誠既勇兮又以武?!冻o·九歌·國殤》 (2) 又如:英武(英俊威武);威武(武力;權(quán)勢(shì);力量強(qiáng)大);武色(兇猛的神色);武車(威猛的兵車);武健(勇武剛健);武斷鄉(xiāng)曲(以威勢(shì)主斷曲直)詞性變化 ◎ 武 wǔ? 〈名〉 (1) 指干戈軍旅之事 [military] 德不厚而行武?!俄n非子·五蠹》 用武之國?!度龂尽ぶT葛亮傳》 無用武之地?!顿Y治通鑒》 神武雄才。 (2) 又如:武弁(武夫;武官);武不善作(出力的事不能文縐縐地去做);武訓(xùn)(軍事訓(xùn)練);武略(軍事謀略);武教(軍事教育);武運(yùn)(武事的氣運(yùn));武德(武道) (3) 士,兵,卒 [soldier] 勇武一人,為三軍雄?!痘茨献印? 文既有之,武亦宜然?!?jiǎng)③摹段男牡颀垺? (4) 古以六尺為步,半步為武 [footstep] 夫目之察度也,不過步武尺寸之間。——《國語·周語下》 (5) 舞蹈。通“舞” [dance] 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狂者,非不武也。——《呂氏春秋》 (6) 足跡 [footprint] 昭茲來許,繩其祖武。——《詩·大雅·生民》 (7) 古州名 [Wu prefecture]。南朝梁置,治所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 (8) 金屬打擊樂器 [percussion instrument] 始奏以文,復(fù)亂以武?!抖Y記》 (9) 姓 ◎ 武 wǔ? 〈動(dòng)〉 繼承 [inherit] 下武維周,世有哲王?!对姟ご笱拧は挛洹? ◎ 武 wǔ? 〈量〉 半步。古代六尺為步,半步為武 [half step] 夫目之祭度也,不過步武尺寸之間?!秶Z》
[①][wǔ][《廣韻》文甫切,上麌,微。](1)舞蹈。(2)指軍事征伐等暴力行動(dòng)。(3)泛指軍事事務(wù)。(4)兵威。(5)勇猛;猛烈。(6)武夫;武將。(7)武功;武藝。(8)用兵,指揮作戰(zhàn)。(9)指使用武力所應(yīng)遵守的道義準(zhǔn)則。(10)兵法,韜略。(11)兵器。參見“武庫”、“武帳”。(12)刑罰。(13)足跡。(14)繼承。(15)半步。(16)泛指腳步。(17)指腳。(18)指金屬打擊樂器。(19)古方言。士。(20)周武王的簡(jiǎn)稱。(21)周代貴族用于祭祀的“六舞”之一,是頌揚(yáng)周武王戰(zhàn)勝商紂王的樂舞。(22)冠卷。古時(shí)冠上的結(jié)帶。(23)見“武夫”。(24)“虎”的避諱字。(25)姓。漢有武讓。見《漢書·翟方進(jìn)傳》。
[上古音]:魚部明母,miua[廣 韻]:文甫切,上9麌,wǔ,遇合三上虞明[平水韻]:上聲七麌[唐 音]:*mio?[國 語]:wǔ[粵 語]:mou5[閩南語]:bu2,sek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