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tuò
  • 拼音:tuo
  • 注音:ㄊㄨㄛˋ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22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TRLF
  • 五筆98:TRLF
  • 五行:
  • Unicode:U+7C5C
  • 四角號(hào)碼:88541
  • 倉頡輸入法:HQW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籜字拼音(帶聲調(diào))
    tuò
  • 籜字筆順
    撇橫捺撇橫捺橫豎橫豎折豎豎橫橫豎橫捺撇橫橫豎
  • 基本解釋

    tuò ? ㄊㄨㄛˋ ◎ 見“籜”。

  • 漢語字典

    [①][tuò][《廣韻》他各切,入鐸,透。]“籜1”的繁體字。(1)竹筍皮。包在新竹外面的皮葉,竹長成逐漸脫落。俗稱筍殼。(2)草名。

    音韻參考

    [廣 韻]:他各切,入19鐸,tuo,宕開一入唐透[平水韻]:入聲十藥[粵 語]:tok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籜; 康熙筆畫:22; 頁碼:頁904第35【廣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huì)】闥各切,??音託?!绢惼恐衿ひ??!局x靈運(yùn)詩】初篁苞綠籜?!驹]】籜,竹皮也?!∮植菝!旧胶=?jīng)】甘棗之山,其下有草,葵本而杏葉,黃花而莢實(shí),名曰籜。可以已瞢。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