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干 (乾) gān ?ㄍㄢˉ ◎ 觸犯,冒犯,沖犯:干擾。干涉。干預(yù)(亦作“干與”)。森然干霄。 ◎ 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干祿。干仕。 ◎ 關(guān)連,涉及:干系?;ゲ幌喔?。 ◎ 盾,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大動(dòng)干戈。 ◎ 古代用以記年、記月、記日、記時(shí)(亦作編排次序)的十個(gè)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 涯岸,水邊:“河之干兮”。 ◎ 個(gè)數(shù):若干。 ◎ 沒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 枯竭,盡凈:干盡。干杯。 ◎ 徒然,白白地:干著急。 ◎ 指沒有血緣或婚姻關(guān)系,拜認(rèn)的親屬:干親。 ◎ 〔干將(jiàng)〕古劍名。 ◎ 姓。
枝、親、濕
◎ 干 do work able dry empty for nothing doing
詳細(xì)字義◎ 干 gān?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叉子一類的獵具、武器,本是用于進(jìn)攻的,后來用于防御。本義:盾牌) (2) 同本義 [shield] 盾,自關(guān)而東或謂之干。——《方言》九 朱干玉戚以舞大武?!抖Y記·祭統(tǒng)》。注:“朱干,赤盾?!? 司干?!吨芏Y·春官·序官》 禮義以為干櫓。——《禮記·儒行》。注:“干櫓,小楯大楯也?!? 能執(zhí)干戈以衛(wèi)社稷?!抖Y記·檀弓下》 乃修教三年,執(zhí)干戚舞,有苗乃服?!俄n非子·五蠹》 (3) 又如∶干羽(盾牌和雉羽,供樂舞之用);干革(干即盾;革即甲胄類。泛指兵器);干櫓(小盾大盾);干戎(兵戎。通稱兵器、軍隊(duì)) (4) 岸;水畔 [bank] 鴻漸于干。——《易·漸卦》。釋文引鄭注:“干,水傍,故停水處。” 秩秩斯干。——《詩(shī)·小雅·斯干》。朱注:“干,水涯也?!? 昔者吳干戰(zhàn)?!豆茏印ば枴贰W?“干,江邊地也?!? 而不知干隊(duì)之?dāng)??!妒酚洝ご荷昃齻鳌?。索隱:“干,水邊也?!?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对?shī)·魏風(fēng)·伐檀》 (5) 江南把山垅之間的地段叫干 [valley]。故金陵有大長(zhǎng)干、小長(zhǎng)干、東長(zhǎng)干 (6) 天干 [Stems;Heavenly Stems]。如:干支(天干地支,實(shí)際上是“幹枝”的一種比喻說法) (7) 姓詞性變化 ◎ 干 gān? 〈動(dòng)〉 (1) 捍衛(wèi) [defend;guard] (2) 又如:干害(捍護(hù)) (3) 觸犯;冒犯;沖犯;沖 [offend] 干,犯也?!墩f文》 轍恐犯忌而干諱。——《楚辭·七諫·謬諫》 以干先王之誅。——《書·胤征》 以干天禍?!豆騻鳌ば辍? 若干二命以求殺予。——《國(guó)語(yǔ)·晉語(yǔ)四》 (4) 又 則上下不干。 乃背晉干 宋?!妒酚洝す懿淌兰摇? 趙孟使人以其乘車干行,獻(xiàn) 子執(zhí)而戮之。——《國(guó)語(yǔ)·晉語(yǔ)五》 干國(guó)之紀(jì)?!蹲髠鳌は骞辍? 君辱貺之,其敢干大禮以自取戾。——《左傳·文公四年》 故吏不敢以非法遇(對(duì)待)民,民不敢犯法干法官也?!渡叹龝ざǚ帧?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唐· 杜甫《兵車行》 (5) 又如:干瀆(冒犯。干:干犯;抵觸;煩擾);干觸(冒犯;觸犯);干凌(干犯欺凌);干典(違犯法典);干命(違犯命令);干行(指沖撞軍列);干戾(觸犯法令而獲罪) (6) 立,建立 [set up] 后知張順干了功勞。——《水滸傳》 (7) 求,求取 [seek for] 皆干賞蹈利之兵也?!盾髯印ぷh兵》 其欲干酒肉之味邪?——《莊子·徐無鬼》 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宋· 司馬光《訓(xùn)儉示康》 時(shí)墨者東郭先生將北適 中山以干仕。—— 明· 馬中錫《中山狼傳》 (8) 又如:干名(求取名位);干求(求取功名);干謁(為謀求祿位而謁見當(dāng)權(quán)者);干進(jìn)(營(yíng)謀官職地位);干索(索要;強(qiáng)取);干進(jìn)(謀求仕進(jìn));干請(qǐng)(請(qǐng)托) (9) 干預(yù);干擾 [intervene;interfere] 皆婦人干政之所致也?!逗鬂h書·蔡邕傳》 明君使事不相干?!俄n非子·用人》 (10) 關(guān)涉;牽扯 [involve; be connected] 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宋· 李清照《鳳凰臺(tái)上憶吹簫》 (11) 又如:干己(關(guān)系,責(zé)任);干累(連累;牽連);干紀(jì)(關(guān)系;職責(zé));干屬(關(guān)系);干惹(牽涉,關(guān)連) (12) 怠慢,慢待 [neglect]。如:主人走了,把我們干起來了 ◎ 干 乾、乹、亁 gān? 〈形〉 (1) (形聲。從乙(表示向上),倝( gàn?)聲。①本義:天。②引申義:沒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與“濕”相對(duì)) (2) 同引申義 [dry] 方將被發(fā)而干?!肚f子·田子方》 剖其中,干若敗絮?!?jiǎng)⒒顿u柑者言》 干東土?!秴问洗呵铩垲悺? 外強(qiáng)中干?!蹲髠鳌べ夜迥辍? 然而旱干水溢?!睹献印けM心下》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唐· 杜甫《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詩(shī) (3) 又如:干冬(干燥少雨的冬季);干荒(干旱);干烘茶(采摘后不經(jīng)過揉制而直接烘干的茶葉);干堆(干柴堆。比喻色迷之人) (4) 枯竭 [exhausted] 予貿(mào)得其一,剖之,如有煙撲口鼻,視其中,則干若敗絮?!鳌?劉基《賣柑者言》 (5) 又如:干蛋(方言。窮光蛋);干竭(枯竭) (6) 干親。謂沒有血緣或婚姻關(guān)系而結(jié)認(rèn)的親戚關(guān)系 [adopted] 趙氏干娘, 高皇(明太祖朱元璋)義父之妻也。—— 明· 文林《瑯琊漫抄》 (7) 又如:干爺(義父);干大(方言。干爹,義父);干老子(干爹);干生子(干兒子);干達(dá)達(dá)(干爹,義父) (8) 形容聲音干澀嘶啞 [dry and coarse]。如:干啞(干澀嘶啞) ◎ 干 乾 gān? 〈動(dòng)〉 (1) 使干,竭盡 [dry;exhaust] 干澤而漁。——?jiǎng)⑾颉墩f苑》 (2) 怠慢;使對(duì)方難堪 [neglect] 從今日起,且干著他,不理他,他兩個(gè)自然有些著慌?!秲号⑿蹅鳌? (3) 又 沒奈何,站起身來干了人家,一句說了六個(gè)大字,道是:“多禮,我不敢當(dāng)?!? ◎ 干 乾 gān? 〈名〉 (1) 加工制成的干食品 [dried-up food] 人負(fù)朱六斗,卒自攜五日干糧?!巍?沈括《夢(mèng)溪筆談·官政》 (2) 又如:豆腐干;蘿卜干;干肉;干脯(干肉) ◎ 干 乾 gān? 〈副〉 (1) 徒然,白白地 [in vain] 干愁漫解坐自累,與眾異趣誰(shuí)相親?!啤?韓愈《感春》 (2) 又如:干落落(白白地);干發(fā)虛(空有打算而不能兌現(xiàn));干拌(白吵;白費(fèi)口舌);干白(白說,白搭) (3) 虛假地,表面地 [falsely;superficially] 曄干笑云:“罪至”而已?!端螘し稌蟼鳌? (4) 又如:干喬(裝模作樣) (5) 另見 gàn?基本詞義◎ 干 幹、榦 gàn? 〈名〉 (1) (形聲。從木,倝( gàn?)聲。本義:筑墻板。筑土墻時(shí)兩邊所用的木板) (2) 同本義 [end plank] 榦,筑墻端木也?!墩f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兩邊者曰榦,植于兩端者曰楨。散文則亦通稱也。古筑墻先度其廣,輪乃樹楨,榦,繼施橫板于兩邊,榦內(nèi)以繩束榦,實(shí)土筑之。一板竣則層累而上,五板為堵。 平板榦,稱畚筑?!蹲髠鳌ば荒辍? 姚信、 樓玄,…皆社稷之楨干,國(guó)家之良輔。——《三國(guó)志·陸凱傳》 (3) 又如:榦楨(筑墻所用的主柱,豎在兩旁的叫“榦”,豎在兩端的叫“楨”。引申為支柱、支撐) (4) 木名。柘樹 [three-bristle cudrania]
[①][gān][《廣韻》古寒切,平寒,見。](1)盾牌。(2)求;請(qǐng)求。(3)干犯;沖犯;干擾。(4)干謁。(5)干涉;干預(yù)。(6)關(guān)涉。(7)招惹;招致。(8)岸,水邊。(9)兩山間的流水。(10)猶治理。(11)空乏。(12)懸在竿上。(13)計(jì)數(shù)單位。猶個(gè)。(14)用于稱人群。猶言伙,幫。(15)江南稱山垅間之地。(16)地名。(17)姓。晉有干寶。(18)通“乾”。(19)通“竿”。[②][gàn][《集韻》居案切,去翰,見。](1)捍衛(wèi)。參見“干2城”、“干2掫”。(2)立,建立。[③][àn][《集韻》魚旰切,去翰,疑。]通“豻1”。古謂胡地野狗。[④][gān]“乾1”的簡(jiǎn)化字。[⑤][gàn]“幹1”的簡(jiǎn)化字。[⑥][gān]“幹2”的簡(jiǎn)化字。
[上古音]:元部見母,kan[廣 韻]:古寒切,上平25寒,gān,山開一平寒見[平水韻]:上平十四寒·下平一先·去聲十五翰[唐 音]:*gɑn,gɑn[國(guó) 語(yǔ)]:gān,gàn,hán[粵 語(yǔ)]:gon1[閩南語(yǔ)]:kan1,koa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