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kài
  • 拼音:kai
  • 注音:ㄎㄞˋ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0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NTW
  • 五筆98:YNTW
  • 五行:
  • Unicode:U+6B2C
  • 四角號(hào)碼:07882
  • 倉頡輸入法:YONO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欬字拼音(帶聲調(diào))
    kài
  • 欬字筆順
    捺橫折撇撇捺撇折撇捺
  • 欬字的組詞
    喘欬 謦欬 磬欬 鼽欬 聲欬
  • 與欬相關(guān)的成語
    欬唾成珠
  • 基本解釋

    kài ?ㄎㄞˋ ◎ 亦作咳??人浴!蹲髠鳌ふ压哪辍罚骸坝嘧箢櫠鴻?,乃殺之。”。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kài? 〈動(dòng)〉 (1) 重聲咳嗽 [cough] 欬,逆氣也?!墩f文》 冬時(shí)有嗽上氣疾。——《周禮》 在變動(dòng)為欬?!端貑枴り庩枒?yīng)象大論》。注:“欬嗽所以利咽喉也?!? 車上不廣欬?!抖Y記·曲禮》 魯樂欬,字子聲?!妒酚洝さ茏觽鳌? 國多風(fēng)欬?!抖Y記·月令》 余左顧而廢除欬,乃殺之?!蹲髠鳌ふ压哪辍? (2) 又如:欬逆(咳喘氣逆);欬嗽(咳嗽);欬謦(咳嗽聲);欬欬(象聲詞)詞性變化 ài? 〈動(dòng)〉 (1) 同“噫”。胃里氣體從嘴里出來并有聲音[belch]。

  • 漢語字典

    [①][kài][《廣韻》苦愛切,去代,溪。]亦作“咳2”。咳嗽。

    音韻參考

    [廣 韻]:於犗切,去17夬,yè,蟹開二去夬影[平水韻]:去聲四寘·去聲十卦·去聲十一隊(duì)[國 語]:kài,ké[粵 語]:kat1koi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下】【欠字部】 欬;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567第19【唐韻】苦漑切【集韻】【韻會(huì)】口漑切,??音慨?!菊f文】逆氣也?!居衿可蠚F也?!绢惼拷袼字^嗽爲(wèi)欬?!径Y·月令】季夏行春令,則穀實(shí)鮮落,國多風(fēng)欬?!驹]】因風(fēng)致欬疾也?!∮执蠛粼粡V欬?!径Y·曲禮】車上不廣欬。【疏】廣,弘大也。欬,聲欬也。在上而聲大欬,似自矜,又驚衆(zhòng)也?!∮嘱?,言笑也?!玖凶印S帝篇】宋康王蹀足謦欬疾言?!厩f子·徐無鬼】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其側(cè)?!驹]】欬,苦愛反。 又【集韻】去兾切,音器。義同?!∮帧炯崱恳医缜校麴g。與噫同?!菊f文】飽食息也。通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