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bàng
  • 拼音:bang
  • 注音:ㄅㄤˋ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GDHH
  • 五筆98:GDHH
  • 五行:
  • Unicode:U+73A4
  • 四角號碼:15100
  • 倉頡輸入法:MGQ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668
提交資料
  • 玤字拼音(帶聲調(diào))
    bàng
  • 玤字筆順
    橫橫豎橫橫橫橫豎
  • 基本解釋

    bàng ? ㄅㄤˋ ◎ 一種次于玉的石,可以做懸掛佩物的璧。 ◎ 玉色的珠子。 ◎ 古地名,在今中國河南省澠池縣。

  • 漢語字典

    [①][bàng][《廣韻》步項(xiàng)切,上講,並。](1)次于玉的美石。(2)古代地名。春秋虢地,今河南澠池縣境。

    音韻參考

    [廣 韻]:步項(xiàng)切,上3講,bàng,江開二上江並[平水韻]:上聲一董·上聲三講[粵 語]:bung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上】【玉字部】 玤; 康熙筆畫:9; 頁碼:頁728第08【唐韻】補(bǔ)蠓切【集韻】【韻會】補(bǔ)孔切【正韻】邊孔切,??音琫。【說文】石之次玉者,以爲(wèi)系璧。讀若蚌。【徐曰】系璧,飾玉系也?!∮帧緩V韻】【正韻】步項(xiàng)切【集韻】【韻會】部項(xiàng)切,??音棒。義同?!∮帧緩V韻】地名?!咀髠鳌でf二十一年】虢公爲(wèi)王宮于玤?!驹]】蚌,虢地。【釋文】玤,蒲項(xiàng)反?! 菊f文】本作???!绢惼炕蜃??。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