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uí
  • 拼音:chui
  • 注音:ㄔㄨㄟ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ETGF
  • 五筆98:ETGF
  • 五行:
  • Unicode:U+8144
  • 四角號碼:72215
  • 倉頡輸入法:BHJ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腄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huí
  • 腄字筆順
    撇折橫橫撇橫豎橫豎豎橫橫
  • 基本解釋

    chuí ? ㄔㄨㄟˊ ◎ 趼,手、腳掌上因長期摩擦形成的硬皮。 ◎ 馬或鳥脛上的結(jié)骨。 ◎ 臀。

  • 漢語字典

    [①][chuí][《廣韻》竹垂切,平支,知。]瘢胝,繭疤。參見“腄腄”。[②][zhuì][《廣韻》馳僞切,去寘,澄。][《廣韻》羽求切,平尤,云。]古縣名。在今山東省煙臺市。

    音韻參考

    [廣 韻]:竹垂切,上平5支,zhuī,止合三平支B知[平水韻]:上平四支·去聲四寘[粵 語]:ceo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腄;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986第05【唐韻】竹垂切【集韻】【韻會】株垂切,??音箠?!菊f文】瘢胝也。一曰馬及鳥脛上結(jié)骨。李舟說?!∮帧炯崱俊卷崟??是爲(wèi)切,音垂,臀也?!∮挚h名?!臼酚洝で厥蓟始o(jì)】過黃腄?!驹]】東萊有黃縣,腄縣。十三州志,牟平縣,古腄縣也。又【主父偃傳】起於東腄瑯邪負海之郡?!∮帧緩V韻】【集韻】【韻會】馳僞切【正韻】直類切,??音縋。縣名。在東萊?!∮帧炯崱恳曵壳?,音誰。又傳追切,音椎。又樹僞切,音瑞。又【廣韻】羽求切【集韻】于求切,??音尤。義??同?!∮帧炯崱砍鐟亚?,音??。本作?。?膗,形惡。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