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ěi
  • 拼音:lei
  • 注音:ㄌㄟˇ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2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CCCI
  • 五筆98:CCCI
  • 五行:
  • Unicode:U+7D6B
  • 四角號碼:23903
  • 倉頡輸入法:IIIF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絫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ěi
  • 絫字筆順
    折捺折捺折捺折折捺豎撇捺
  • 絫字的組詞
    不失黍絫 負絫 負絫 積日絫久 積絫 家絫千金,坐不垂堂 連篇絫幅 連篇絫牘 黍絫 系絫 脅肩絫足 鷙鳥絫百,不如一鶚 重絫 銖絫 族絫
  • 與絫相關的成語
    連篇絫幅 連篇絫牘 脅肩絫足
  • 基本解釋

    lěi ? ㄌㄟˇ ◎ 古同“累”。● léi ? ㄌㄟˊ ◎ 古同“累”。

  • 漢語字典

    [①][lěi][《廣韻》力委切,上紙,來。]“累1”的古字。古代一種微小的重量單位。

    音韻參考

    [廣 韻]:力委切,上4紙,lěi,止合三上支A來[平水韻]:上聲四紙[粵 語]:leoi4leoi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糸字部】 絫;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923第13【廣韻】力委切【集韻】魯水切,??音壘?!菊f文】增也。十黍之重也?!厩皾h·律歷志】權輕重者,不失黍絫。【註】應劭曰:十黍爲絫,十絫爲銖。又【吳王濞傳】脅肩絫足。【註】師古曰:絫,古累字?!∮帧炯崱勘R戈切,音螺。義同。 又【集韻】倫追切,音欙。與纍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