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真 zhēn ? ㄓㄣˉ ◎ 與客觀事實相符合,與“假”、“偽”相對:真誠。真諦。真摯。真心。逼真。認真。真才實學。真知灼見。 ◎ 確實,的確:真好。真正。真切。 ◎ 清楚,顯明:看得真。咬字很真。 ◎ 本性,本原:純真。天真。 ◎ 人的肖像:傳(chuán )真。寫真。 ◎ 漢字的楷書:真字。真書。真草隸篆。 ◎ 姓。
假
◎ 真 clearly indeed really verily
詳細字義◎ 真 zhēn? 〈名〉 (1) (會意。小篆字形,從華( huà),從目,從乚( yǐn),從八。《說文》:“仙人變形而登天也?!必?變化。目,眼睛。乚,隱藏。八,乘載的工具。本義:道家稱存養(yǎng)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為真人) (2) 同本義。舊時所謂仙人 [the Immortal (in Taoism)] 真,仙人變形而登天也?!墩f文》。按:六經(jīng)無真字 夫免乎外內(nèi)之刑者,唯真人能之?!肚f子·列御寇》 歸其真宅?!读凶印ぬ烊稹贰W?“太虛之域。” 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肚f子·大宗師》 (3) 又如:真人府(道人居住的地方);真仙(仙人);真君(道教對神仙的尊稱);真味(真實的意旨或意味) (4) 本性;本原 [natural property] 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肚f子·秋水》 (5) 又如:真宰(宇宙的主宰者;造物主);真佛(本身;本人。比喻難以見到的人物);真力(本原之力);真原(本源);真源(本源,本性) (6) 身 [body] 見利而忘其真。——《莊子·山水》 (7) 肖像,摹畫的人像 [portrait] 有僧寫得師真,呈師,師曰:“且道似我不似我?”——《景德傳燈錄》 (8) 漢字楷書的別稱 [regular styl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帝親書其文,作真、行、草三體?!独m(xù)資治通鑒》 (9) 又如:真字(正楷字) (10) 古州名 [Zhen prefecture] 廣德元年設吐蕃,其后 松、… 真、…等為行州?!缎绿茣? (11) 姓詞性變化 ◎ 真 zhēn? 〈形〉 (1) 真實。與假、偽相對 [real;true] 假金方用真金鍍。——李紳《答章孝標》 使真?zhèn)挝阆鄟y?!稘h書·宣帝紀》 此畫果真?!濉?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而同于真。 真者而同。 (2) 亦為佛教觀念,與“妄”相對 [true;real;genuine]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独献印? (3) 又如:真人真事;真假難分;真形(真實的形體或形象);真教(純真的教化);真筆(真跡);真相(佛教語。猶言本相,實相。后指事物的本來面目或真實情況) (4) 正。與副、邪相對 [right] 恭楷謄真,雙手呈與撫臺?!段拿餍∈贰? (5) 又如:真紅(正紅;深紅色);真楷(指正楷);真宅(人死后的真正歸宿);真粹(品德高超);真履(純正的志行) (6) 精;淳 [pure] 發(fā)匣琴徽靜,開瓶酒味真?!啤?張祜《樂靜》 (7) 又如:真白(純白色);真金(純金;真正的金子);真鋼(純鋼);真品(純真的品質(zhì));真風(淳樸的風俗);真樸(純真樸素) (8) 本來的,固有的 [proper]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宋· 蘇軾《題西林壁》 (9) 又如:真態(tài)(本色;天然風致) (10) 真誠;誠實,情感真切 [absolute;sincerity] 真者,精誠之至也。…真在內(nèi)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肚f子·漁父》 (11) 又如:真列(堅貞忠烈);真忱(真誠);真修(精誠修持);真信(真誠);真篤(誠摯深厚);真懇(真誠懇切);真至(情感真摯) (12) 清楚;真切 [clearly;unmistakably] 我沒大看真,不知是四根,不知是六根?!缎咽酪鼍墏鳌? (13) 又如:聽得真;看得真;真亮;真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 真 zhēn? 〈副〉 (1) 實在;的確 [really;truly;indeed] 真無馬邪?——唐· 韓愈《雜說》 真不知馬也。 (2) 又如:這人真好;跑得真快;真不忝(真不愧);真可(真可以;真能夠);真來(實在;確實)
[①][zhēn][《廣韻》職鄰切,平真,章。]亦作“眞1”。(1)未經(jīng)人為的東西。指本原、本性等。(2)為道家探究與追求的自然之道。(3)舊時所謂仙人。(4)真實。與假、偽相對。(5)為佛教觀念,與“妄”相對。參見“真如”、“真空”。(6)精誠;誠心實意。(7)謹慎。參見“真獨簡貴”。(8)正。與副、邪相對。(9)清楚;真切。(10)副詞。實在;的確。(11)身。(12)畫像;容貌。(13)試職期滿后授予的正職。(14)漢字書體的一種。(15)《平水韻》一百零六韻之一。屬上平聲第十一部的韻目。舊時常用作電報代日,代替十二月中任一月的十一日。(16)姓。漢有真祐。見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姓氏》。宋代真德秀本姓慎氏,避孝宗諱改為真氏。見《續(xù)通志·氏族四》。
[廣 韻]:側鄰切,上平17眞,zhēn,臻開三平眞A章[平水韻]:上平十一真[粵 語]:zan1[閩南語]:ch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