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háng
  • 拼音:hang
  • 注音:ㄏㄤˊ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OYM
  • 五筆98:QOYW
  • 五行:
  • Unicode:U+9B67
  • 四角號(hào)碼:20317
  • 倉(cāng)頡輸入法:NFYHN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魧字拼音(帶聲調(diào))
    háng
  • 魧字筆順
    撇折豎折橫豎橫捺捺捺捺捺橫撇折
  • 基本解釋

    háng ? ㄏㄤˊ ◎ 大貝。 ◎ 魚膏。 ◎ 古書上說的一種尾紅體白的魚。

  • 漢語(yǔ)字典

    [①][háng][《廣韻》胡郎切,平唐,匣。][《廣韻》古郎切,平唐,見。](1)大貝。(2)。(3)赤尾白魚。(4)哆口魚。即鳡魚。(5)江豚。

    音韻參考

    [廣 韻]:古郎切,下平11唐,gāng,宕開一平唐見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魧; 康熙筆畫:15; 頁(yè)碼:頁(yè)1466第06【唐韻】古郞切【集韻】居郞切,??音岡?!菊f文】大貝也。【爾雅·釋魚】貝大者魧?!驹]】書大傳曰:大貝如車渠。車渠謂車輞,魧屬。又【說文】一曰魚膏。又【集韻】【韻會(huì)】下朗切【正韻】下黨切,??音沆。義同。又【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音航。魚名?!静┭拧眶?,魠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guó)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guó)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