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ōng
  • 拼音:zong
  • 注音:ㄗㄨㄥ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QBT
  • 五筆98:SRBT
  • 五行:
  • Unicode:U+6936
  • 四角號碼:42947
  • 倉頡輸入法:DUCE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椶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ōng
  • 椶字筆順
    橫豎撇捺撇捺折豎撇捺撇折捺
  • 椶字的組詞
    海椶
  • 基本解釋

    zōng ?ㄗㄨㄥˉ ◎ 同“棕”。

  • 漢語字典

    [①][zōng][《廣韻》子紅切,平東,精。]亦作“1”。亦作“棕1”。(1)木名。棕櫚樹。(2)棕毛或棕片。(3)顏色的一種。參見“椶色”、“椶緑”。

    音韻參考

    [廣 韻]:子紅切,上平1東,zōng,通開一平東精[唐 音]:tzung[國 語]:zōng[粵 語]:zung1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椶;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537第26【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正韻】祖東切,??音騣。《石鼓文》作??,俗作棕?!菊f文】栟櫚也。可作萆。張揖曰:本高一二丈,旁無枝,葉如車輪,皆萃于木杪,其下有皮,重疉裹之,每皮一匝爲(wèi)一節(jié),花黃白,結(jié)實作房如魚子狀?!旧胶=?jīng)】石脃之上,其木多椶?!居衿織迿埃幻芽??!∮謼拗?,亦竹類。【益部方物記】有皮無枝,實中而榦?!∮盅聴?,草名。【蘇頌·圖經(jīng)】狀似椶,有葉無花,采根治勞傷,效。俗作?,非。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