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nán
  • 拼音:nan
  • 注音:ㄋㄢˊ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FMF
  • 五筆98:YFMF
  • 五行:
  • Unicode:U+8AF5
  • 四角號碼:04627
  • 倉頡輸入法:YRJBJ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諵字拼音(帶聲調(diào))
    nán
  • 諵字筆順
    捺橫橫橫豎折橫橫豎豎折捺撇橫橫豎
  • 基本解釋

    nán ? ㄋㄢˊ ◎ 古同“喃”。

  • 漢語字典

    [①][nán][《廣韻》女咸切,平咸,娘。]形容多言、低語的聲音。

    音韻參考

    [廣 韻]:女咸切,下平26咸,nán,咸開二平咸娘[平水韻]:下平十三覃[粵 語]:naam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諵;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1171第14【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南。與??同。【玉篇】語聲?!绢惼狂Z也。 又人名。希諵、孟諵,見【宋史·宗室表】。 又【廣韻】女咸切【集韻】尼咸切【韻會】泥咸切,????平聲。詁諵也。 又諵諵,多言貌?!卷n愈·望秋詩】論詩說賦相諵諵?!∮帧緩V韻】【集韻】??尼賺切,??去聲?!绢惼恐Q謏,私詈也?! 炯崱炕蜃鬣?。束晰作娚。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