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ǎn
  • 拼音:an
  • 注音:ㄢ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KDJN
  • 五筆98:KDJN
  • 五行:
  • Unicode:U+5535
  • 四角號碼:64016
  • 倉頡輸入法:RKL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824
提交資料
  • 唵字拼音(帶聲調(diào))
    ǎn
  • 唵字筆順
    豎折橫橫撇捺豎折橫橫折
  • 基本解釋

    ǎn ? ㄢˇ ◎ 用手抓東西吃:“偷米唵之”。 ◎ 佛教咒語用字。 ◎ 含。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ǎn? 〈方〉∶把手里握著的粒狀或粉末狀的東西塞進(jìn)嘴里 [put sth.into mouth]。如:唵了一口炒米;唵了兩口雪詞性變化 ǎn? ——佛教咒語的發(fā)聲字 [om]。為婀、烏、莽三字合成。如:唵字咒語(佛教語?!皢啞弊职ㄓ兴^攝伏的作用,據(jù)說行此法時(shí),可使一切諸天龍神聽從指揮)

  • 漢語字典

    [①][ǎn][《廣韻》烏感切,上感,影。](1)以手進(jìn)食。(2)捱,困難地度過。(3)佛教“六字真言”之一。(4)謂低聲斂氣。(5)通“俺”。我。(6)見“唵噆”。[②][ng˙]嘆詞。表示應(yīng)答。

    音韻參考

    [廣 韻]:烏感切,上48感,ǎn,咸開一上覃影[平水韻]:上聲二十七感[國 語]:ǎn[粵 語]:am2[閩南語]:am7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唵;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93第27【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感切,音晻?!居衿亢?。【廣韻】手進(jìn)食也?!∮帧菊滞ā酷寘舛嘤脝喿帧?/dd>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