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tiǎn
  • 拼音:tian
  • 注音:ㄊㄧㄢ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獨體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MAW
  • 五筆98:IMAW
  • 五行:
  • Unicode:U+6DDF
  • 四角號碼:35181
  • 倉頡輸入法:ETBC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7334
提交資料
  • 淟字拼音(帶聲調(diào))
    tiǎn
  • 淟字筆順
    捺捺橫豎折橫豎豎橫撇捺
  • 淟字的組詞
    鮮淟
  • 基本解釋

    tiǎn ?ㄊㄧㄢˇ ◎ 〔淟涊(niǎn )〕a.污濁,卑劣,如“切淟淟之流俗?!保猓疅犸L(fēng),悶熱,如:“溫風(fēng)淟淟?!保悖浫?,懦怯。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tiǎn? 〈名〉 (1) 污垢,斑漬 [dirt]。 (2) 如:淟濁(污濁);淟然(污穢);詞性變化 tiǎn? 〈動〉 (1) 沉淪;埋沒 [sink into]。 (2) 如:淟汩;淟湎(沉湎濁流。亦指流俗)

  • 漢語字典

    [①][tiǎn][《廣韻》他典切,上銑,透。](1)污濁;卑污。參見“淟濁”。(2)見“淟涊”。(3)沉淪,埋沒。參見“淟汩”。

    音韻參考

    [廣 韻]:他典切,上27銑,tiǎn,山開四上先透[國 語]:tiǎn[粵 語]:tin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淟;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630第12【廣韻】【韻會】【正韻】??他典切,音腆?!静┭拧繙L涊,垢濁也?!境o·遠遊】切淟涊之流俗?!∮帚铔]也?!咎茣潯繙L汨於隋。 又【集韻】多殄切,音典。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