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fu
  • 注音:ㄈㄨˋ
  • 部首筆畫:6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JWFY
  • 五筆98:JWFY
  • 五行:
  • Unicode:U+86B9
  • 四角號碼:54100
  • 倉頡輸入法:LIOD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蚹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蚹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捺撇豎橫豎捺
  • 蚹字的組詞
    蛇蚹
  • 基本解釋

    fù ? ㄈㄨˋ ◎ 蛇腹下代替足爬行的橫鱗:“吾待蛇蚹蜩翼耶?” ◎ 爬:“又過閻王碥、閻王峽,皆蚹行?!?/p>

  • 漢語字典

    [①][fù][《廣韻》符遇切,去遇,奉。](1)蛇腹下代足爬行的橫鱗。(2)蛇皮。(3)見“蚹蠃”。

    音韻參考

    [廣 韻]:符遇切,去10遇,fù,遇合三去虞並[平水韻]:去聲七遇[粵 語]:fu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中】【蟲字部】 蚹;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079第26【唐韻】符遇切,音附。蚹蛇,腹下橫鱗可行者。【莊子·齊物論】吾待蛇蚹、蜩翼耶?!驹]】蚹謂蛇腹下齟齬,可以行者也?!∮帧緺栄拧め岕~】蚹蠃,螔蝓。【註】卽蝸牛。詳蝓字註?!∮帧炯崱坎侥厩?,音僕。義同??甲C:〔【爾雅·釋蟲】蚹蠃,螔蝓。〕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