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夏季往往是感冒、胃腸炎等一些常見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下面就談談如何用中醫(yī)預防與治療。
◎生姜、蔥白、大棗等就地取材可治感冒
感冒俗稱“傷風”,中醫(yī)常把感冒分為二個大的類型,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主要是根據(jù)病人感受外邪的性質和癥狀來劃分的。以鼻塞聲重、鼻流清涕、咳嗽、痰多稀薄、口不渴、咽不痛,舌苔薄白,脈浮緊的為風寒感冒,治療應發(fā)散風寒,以荊防敗毒散為代表方,也可就地取材:生姜4片、蔥白5寸、大棗4枚、紅糖適量,煎水喝,來發(fā)散風寒,適用于癥狀較輕的;以發(fā)熱、微惡風寒、鼻塞流濁涕、咳痰黃稠,口渴、咽痛、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的為風熱感冒,治療應疏散風熱,以銀翹散為代表方,也可用金銀花20克、菊花15克、竹葉10克、蘆根20克水煎服。夏季氣候炎熱潮濕,最容易感受暑濕,中醫(yī)稱為暑濕感冒,以身熱、微惡風、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痰粘,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粘膩,渴不多飲,胸悶、惡心、小便少而黃,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shù)等癥狀。治療應清暑祛濕解表,以新加香薷飲為代表方。也可用鮮金銀花20克、鮮藿香20克、鮮竹葉20克、鮮荷葉20克、鮮蘆根20克、西瓜翠衣30克、滑石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這些方看似簡單,是非常有效的。
◎馬齒莧可治胃腸炎
夏天是胃腸疾病易發(fā)季節(jié),如痢疾、腹瀉等。一是氣候炎熱潮濕,食物容易腐敗變質。二是人體夏季脾胃功能薄弱,中醫(yī)稱“濕困脾陽”,胃腸功能低下,容易遭受外邪侵襲。三是人們貪涼飲冷,或外感寒濕,更容易傷及腸胃,所以稍有不慎便鬧肚子。因此,夏季防治痢疾、腹瀉是首要。首先要保持脾胃(胃腸)功能的強健,想做到這一點不難:不過度勞累,不劇烈運動,不暴飲暴食,不要貪涼飲冷,不吃不潔食物。應多吃熟食,多吃湯食,多吃蔬菜。這里推薦一菜一藥。菜是蒜拌馬齒莧,馬齒莧又叫馬虎菜,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是防治痢疾的好藥,且營養(yǎng)豐富,可蔬可食。生大蒜也是殺菌消炎的,兩者結合相輔相成。另一種藥是藿香正氣丸,市售的有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軟膠囊等,夏季外感寒濕引起急性胃腸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藥,服之即效。當然了這些只是生活當中的小常識,如果病重的話要到醫(yī)院里就診,千萬不要貽誤病情。
◎腦中風的中醫(yī)預防措施
炎夏氣候炎熱,人體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并大量出汗,血液濃縮,粘稠度增高,容易出現(xiàn)缺血性中風。夏季預防中風:宜生活規(guī)律,起居有常,飲食有節(jié),保持大便通暢。忌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烤之物,戒煙限酒。飲食以清淡為好,多食瓜果蔬菜。注意調理情志,保持心情舒暢。多飲白開水,保持充足的水分,防止過量出汗。注意血壓的變化,高血壓的病人,到夏天血壓會自然降低,如果還按原來的量來服降壓藥,會使血壓降得過低,容易出現(xiàn)腦梗塞,要適當減少服藥量,把血壓調整在一個正常水平。
◎夏季怎樣養(yǎng)生保?。?/p>
夏季時,不要長時間呆在悶熱潮濕的環(huán)境中,出汗后不要立即進入溫度較低的環(huán)境如冷氣開得太足的空調房不要因貪涼感受風寒濕邪或飲用太多冷飲冰凍之品,睡眠時不要溫度太低或直吹風扇、顧護好胸腹、關節(jié)等部位,這些都是可以有效預防暑濕之邪的方法。
夏季時,人如果長時間暴露于強烈陽光下或高溫環(huán)境中,就容易發(fā)生中暑,表現(xiàn)為虛弱無力、頭暈、面色紅赤、惡心、嘔吐、皮膚灼熱、嚴重者甚至神志昏迷。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中暑,應將病人迅速搬離高溫環(huán)境,轉移到有陰涼且通風良好的地方,用冷水擦拭病人面部及全身,喂服涼開水、淡鹽水或較清涼的飲料,同時口服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對于重度中暑者,應盡快轉移至醫(yī)院救治。
另外要注重調理情志。由于氣候炎熱,人體腠理疏松,出汗過多,中醫(yī)講“汗為心之液”,大量丟失汗液后“氣隨汗脫”,容易耗傷心氣,心之氣陰受損,就容易使人心情煩躁,做事情缺少耐性,從而導致工作和學習效率下降。
因此,在炎熱夏季,精神調節(jié)很重要。我們需要想辦法保持心情的平靜,俗話說“心靜自然涼”,保持心情平靜,有利于我們平靜愉快的度過夏天。此外,多想些輕松愉快的事情、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文娛活動,如旅游避暑、賞花垂釣等,也有助于保持愉悅良好的心情。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夏季往往是感冒、胃腸炎等一些常見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下面就談談如何用中醫(yī)預防與治療。
◎生姜、蔥白、大棗等就地取材可治感冒
感冒俗稱“傷風”,中醫(yī)常把感冒分為二個大的類型,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主要是根據(jù)病人感受外邪的性質和癥狀來劃分的。以鼻塞聲重、鼻流清涕、咳嗽、痰多稀薄、口不渴、咽不痛,舌苔薄白,脈浮緊的為風寒感冒,治療應發(fā)散風寒,以荊防敗毒散為代表方,也可就地取材:生姜4片、蔥白5寸、大棗4枚、紅糖適量,煎水喝,來發(fā)散風寒,適用于癥狀較輕的;以發(fā)熱、微惡風寒、鼻塞流濁涕、咳痰黃稠,口渴、咽痛、舌苔薄黃、脈浮數(shù)的為風熱感冒,治療應疏散風熱,以銀翹散為代表方,也可用金銀花20克、菊花15克、竹葉10克、蘆根20克水煎服。夏季氣候炎熱潮濕,最容易感受暑濕,中醫(yī)稱為暑濕感冒,以身熱、微惡風、汗少、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咳嗽痰粘,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粘膩,渴不多飲,胸悶、惡心、小便少而黃,舌苔薄黃而膩,脈濡數(shù)等癥狀。治療應清暑祛濕解表,以新加香薷飲為代表方。也可用鮮金銀花20克、鮮藿香20克、鮮竹葉20克、鮮荷葉20克、鮮蘆根20克、西瓜翠衣30克、滑石粉15克、甘草6克,水煎服。這些方看似簡單,是非常有效的。
◎馬齒莧可治胃腸炎
夏天是胃腸疾病易發(fā)季節(jié),如痢疾、腹瀉等。一是氣候炎熱潮濕,食物容易腐敗變質。二是人體夏季脾胃功能薄弱,中醫(yī)稱“濕困脾陽”,胃腸功能低下,容易遭受外邪侵襲。三是人們貪涼飲冷,或外感寒濕,更容易傷及腸胃,所以稍有不慎便鬧肚子。因此,夏季防治痢疾、腹瀉是首要。首先要保持脾胃(胃腸)功能的強健,想做到這一點不難:不過度勞累,不劇烈運動,不暴飲暴食,不要貪涼飲冷,不吃不潔食物。應多吃熟食,多吃湯食,多吃蔬菜。這里推薦一菜一藥。菜是蒜拌馬齒莧,馬齒莧又叫馬虎菜,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是防治痢疾的好藥,且營養(yǎng)豐富,可蔬可食。生大蒜也是殺菌消炎的,兩者結合相輔相成。另一種藥是藿香正氣丸,市售的有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軟膠囊等,夏季外感寒濕引起急性胃腸炎,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藥,服之即效。當然了這些只是生活當中的小常識,如果病重的話要到醫(yī)院里就診,千萬不要貽誤病情。
◎腦中風的中醫(yī)預防措施
炎夏氣候炎熱,人體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并大量出汗,血液濃縮,粘稠度增高,容易出現(xiàn)缺血性中風。夏季預防中風:宜生活規(guī)律,起居有常,飲食有節(jié),保持大便通暢。忌食肥甘厚味,辛辣炙烤之物,戒煙限酒。飲食以清淡為好,多食瓜果蔬菜。注意調理情志,保持心情舒暢。多飲白開水,保持充足的水分,防止過量出汗。注意血壓的變化,高血壓的病人,到夏天血壓會自然降低,如果還按原來的量來服降壓藥,會使血壓降得過低,容易出現(xiàn)腦梗塞,要適當減少服藥量,把血壓調整在一個正常水平。
◎夏季怎樣養(yǎng)生保?。?/p>
夏季時,不要長時間呆在悶熱潮濕的環(huán)境中,出汗后不要立即進入溫度較低的環(huán)境如冷氣開得太足的空調房不要因貪涼感受風寒濕邪或飲用太多冷飲冰凍之品,睡眠時不要溫度太低或直吹風扇、顧護好胸腹、關節(jié)等部位,這些都是可以有效預防暑濕之邪的方法。
夏季時,人如果長時間暴露于強烈陽光下或高溫環(huán)境中,就容易發(fā)生中暑,表現(xiàn)為虛弱無力、頭暈、面色紅赤、惡心、嘔吐、皮膚灼熱、嚴重者甚至神志昏迷。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中暑,應將病人迅速搬離高溫環(huán)境,轉移到有陰涼且通風良好的地方,用冷水擦拭病人面部及全身,喂服涼開水、淡鹽水或較清涼的飲料,同時口服藿香正氣水等防暑藥品;對于重度中暑者,應盡快轉移至醫(yī)院救治。
另外要注重調理情志。由于氣候炎熱,人體腠理疏松,出汗過多,中醫(yī)講“汗為心之液”,大量丟失汗液后“氣隨汗脫”,容易耗傷心氣,心之氣陰受損,就容易使人心情煩躁,做事情缺少耐性,從而導致工作和學習效率下降。
因此,在炎熱夏季,精神調節(jié)很重要。我們需要想辦法保持心情的平靜,俗話說“心靜自然涼”,保持心情平靜,有利于我們平靜愉快的度過夏天。此外,多想些輕松愉快的事情、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文娛活動,如旅游避暑、賞花垂釣等,也有助于保持愉悅良好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