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li
  • 注音:ㄌㄧ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2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中右結(jié)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IYBY
  • 五筆98:IYRY
  • 五行:
  • Unicode:U+7055
  • 四角號碼:30115
  • 倉頡輸入法:EYBG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灕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灕字筆順
    捺捺橫捺橫撇捺折豎豎折折捺撇豎捺橫橫橫豎橫
  • 基本解釋

    lí ?ㄌㄧˊ ◎ 見“漓”。

  • 漢語字典

    [①][lí][《廣韻》呂支切,平支,來。]“漓1”的繁體字。(1)水滲流貌。(2)下落貌。(3)下垂貌。參見“灕虖”。(4)見“灕灕”。(5)水名。在今甘肅省境內(nèi),通稱大夏河。(6)水名。即漓江。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

    音韻參考

    [廣 韻]:呂支切,上平5支,lí,止開三平支A來[平水韻]:上平四支[國 語]:lí[粵 語]:le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灕;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663第17【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之切【正韻】鄰溪切,??音離。滲灕,流貌。一曰水滲入地。【揚雄·河?xùn)|賦】澤滲灕而下降。 又水名。【前漢·地理志】灕水,出白石縣西塞外。又水名,出湘南?!舅?jīng)】灕水,出陽海山,南至廣信縣入鬱水?!∮稚矫??!緩V輿記】灕山,在廣西桂林府城東南?!∮中稳葜o?!緭P雄·甘泉賦】灕乎滲灑?!∮至転?,秋雨也。亦省作漓。又與漓通,薄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