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鳥 (鳥) niǎo ?ㄋㄧㄠˇ ◎ 脊椎動(dòng)物的一綱,溫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變?yōu)槌幔话隳茱w:鳥類。候鳥。益鳥。鳥語(yǔ)花香。
◎ 鳥 bird fowl jay
詳細(xì)字義◎ 鳥 鳥 diǎo 〈名〉 (1) 人、畜的雄性生殖器 [male genitalia]——罵人的粗話。如:鳥亂(亦作“鳥鬧”。罵人話。胡鬧,搗亂);鳥事(壞事情) (2) 另見 niǎo?基本詞義◎ 鳥 鳥 niǎo?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小篆作字形,都象鳥形。本義:飛禽總名) 同本義 [bird] 鳥,長(zhǎng)尾禽總名也。象形?!墩f(shuō)文》 飛鳥遺之音。——《易·小過(guò)》 我則鳴鳥不聞。——《書·君奭》 有鳥高飛。——《詩(shī)·小雅·菀柳》 鳥乃去矣。——《詩(shī)·大雅·生民》 獸奔鳥竄。——宋· 蘇軾《教戰(zhàn)守》 (2) 又如:鳥篆(鳥形的篆書);鳥卜(用鳥預(yù)卜年歲的吉兇);鳥恨(鳥聲含恨);鳥烏(指烏鴉);鳥跡(鳥的足跡);鳥耘(群鳥耘田);鳥徑(僅容飛鳥通行的小徑);鳥歌(鳥聲如歌聲,故稱鳥鳴為鳥歌);鳥舉(鳥飛。比喻行動(dòng)快速);鳥竄(形容奔竄快速如鳥飛) (3) 另見 diǎo
[①][niǎo][《廣韻》都了切,上篠,端。]“鳥1”的繁體字。(1)古指尾羽長(zhǎng)的飛禽。今為脊椎動(dòng)物的一綱。體溫恒定,卵生,嘴內(nèi)無(wú)齒,全身有羽毛。胸部有龍骨突起,前肢變成翼,后肢能行走。一般會(huì)飛,也有的兩翼退化,不能飛行。(2)能飛的昆蟲。(3)古指南方朱鳥七宿。[②][diǎo][《廣韻》都了切,上篠,端。]“鳥2”的繁體字。人、畜的雄性生殖器。多用為詈詞。[③][dǎo][《集韻》覩老切,上晧,端。]同“島1”?!傍B3”的繁體字。[④][què]“鳥4”的繁體字。地名用字。參見“鸞2鳥”。
[上古音]:幽部泥母,nyu[平水韻]:上聲十七筱[粵 語(yǔ)]:niu5[閩南語(yǔ)]:chiau2,niau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