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xi
  • 注音:ㄒㄧ
  • 部首筆畫:7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AWWQ
  • 五筆98:AWWQ
  • 五行:
  • Unicode:U+89A1
  • 四角號碼:16112
  • 倉頡輸入法:MOBUU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覡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覡字筆順
    橫豎撇捺撇捺橫豎折橫橫橫撇折
  • 基本解釋

    xī ? ㄒㄧˉ ◎ 見“覡”。

  • 漢語字典

    [①][xí][《廣韻》胡狄切,入錫,匣。]亦作“擊2”?!耙?”的繁體字。為人禱祝鬼神的男巫。后亦泛指巫師。

    音韻參考

    [廣 韻]:胡狄切,入23錫,xí,梗開四入青匣[平水韻]:入聲十二錫[粵 語]:hat6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見字部】 覡;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135第23【唐韻】胡狄切【集韻】【韻會】【正韻】??狄切,??音檄?!菊f文】能齋肅事神明也。在男曰覡,在女曰巫?!拘戾|曰】能見神也?!局芏Y·春官·神仕疏】男陽有兩稱,曰巫,曰覡。女隂不變,直名巫,無覡稱。【後漢·張衡傳】或察巫覡之言。【北史·齊幼主紀(jì)】雅信巫覡,解禱無方?!∮帧炯崱炕蜃鲹簟!拒髯印ね踔破總柞藫糁?。【註】擊,讀爲(wèi)覡。男巫也。 又【集韻】下革切,音覈。義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