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hǎo
  • 拼音:chao
  • 注音:ㄔㄠˇ
  • 部首筆畫:11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WWT
  • 五筆98:SWWT
  • 五行:
  • Unicode:U+9EA8
  • 四角號碼:49420
  • 倉頡輸入法:JNF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麨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hǎo
  • 麨字筆順
    橫豎撇捺撇捺撇捺撇折捺豎撇捺撇
  • 麨字的組詞
    餅麨 蟾酥麨 干麨 干麨 麥麨 麋麨 乾麨
  • 基本解釋

    chǎo ? ㄔㄠˇ ◎ 炒的米粉或面粉,一種干糧:“朝出移秧夜食麨。”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chǎo? 〈名〉 炒的米粉或面粉 [fried rice or wheat flour]

  • 漢語字典

    [①][chǎo][《廣韻》尺沼切,上小,昌。]米、麥等炒熟后磨粉制成的干糧。

    音韻參考

    [廣 韻]:尺沼切,上30小,chǎo,效開三上宵A昌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麥字部】 麨;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512第21【廣韻】尺沼切【集韻】齒紹切,??音弨。【玉篇】糗也。【本草註】麨,卽糗,以麥蒸磨成屑?!炯本推煿旁]】今通以熬米麥謂之麨?!君R民要術(shù)】有作柰麨法,有作林禽麨法。【佛國記】貝多樹下有五百賈客授麨蜜處。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