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àiai4,yìyi4,yīyi1
  • 拼音:yi
  • 注音:ㄞˋai4,ㄧˋyi4,ㄧyi1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6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KUJN
  • 五筆98:KUJN
  • 五行:
  • Unicode:U+566B
  • 四角號碼:60036
  • 倉頡輸入法:RYTP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6106
提交資料
  • 噫字拼音(帶聲調(diào))
    àiai4,yìyi4,yīyi1
  • 噫字筆順
    豎折橫捺橫捺撇橫豎折橫橫捺折捺捺
  • 噫字的組詞
    噦噫 憑噫 秋噫 嗚呼噫嘻 五噫歌 五噫 噫郁 噫吁哉 噫吁嚱 噫吁嘻 噫吁唏 噫嚶 噫瘖 噫喑叱咤 噫噫 噫噎 噫啞 噫噓 噫興 噫歆 噫嚱 噫戲 噫嘻吁 噫嘻嚱 噫嘻 噫嗚 噫欠 噫氣 噫嗟 噫乎 噫風(fēng) 抑噫 喑噫 幽噫 咤噫 雉噫
  •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yī ?ㄧˉ ◎ 文言嘆詞,表示感慨、悲痛、嘆息:“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噫鳴。噫嘻。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ài 〈動〉 (1) 飽食或積食后,胃里的氣體從嘴里出來并發(fā)出聲音 [belch]。如:噫氣(氣壅塞而得通;吐氣) (2) 呼氣;吹氣 [breathe out;exhale]。如:噫欠(噫氣和打哈欠。泛指吐氣) (3) 另見 yī;yí基本詞義 yī? (1) (形聲。從口,意聲。( ài)本義:出氣) 感嘆聲 [alas] (2) 表示悲痛或嘆息 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噫,感嘆詞,相當(dāng)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唉”。)—— 宋· 周敦頤《愛蓮說》 (3) 又如:噫乎(表示慨嘆);噫嗟(表示慨嘆);噫嗚(感慨悲嘆貌);噫噓(嘆息貌) (4) 表示呼告。如:噫歆(祭祀時,發(fā)聲告神來享用祭品);噫喑叱咤(大聲喝叫);噫噫(答應(yīng)聲);噫興(猶噫歆);噫噫叱咤(大聲喝叫) (5) 表示驚異 季恬逸道“噫!那里來的這位太太?”——《儒林外史》 (6) 又如:噫——怪!這是誰做的飯?;噫嘻吁(表示驚異或慨嘆) (7) 另見 ài;yí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暫無漢字(噫)的漢語大字典的解釋

    音韻參考

    [廣 韻]:於其切,上平7之,yī,止開三平之影[平水韻]:上平四支·去聲十卦[唐 音]:qi?[國 語]:yī[粵 語]:ji1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噫; 康熙筆畫:16; 頁碼:頁210第08〔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於其切,音醫(yī)?!居衿客磦曇病!緩V韻】恨聲?!炯崱恳鄽U聲?!径Y·檀弓】噫。【註】不寤之聲?!踞屛摹苦?,本又作意,於其反。【後漢·梁鴻傳】作五噫之歌。【詩·周頌】噫嘻成王?!緜鳌苦?,歎也?!炯崱炕蜃饕馕@懿???!∮帧炯崱快断G?,音衣。本作?,哀痛聲。與偯譩同。 又【集韻】隱已切,音譩。義同?!∮帧咎祈崱快督榍小炯崱俊卷崟恳医榍校??音呃。【說文】飽食息也。【廣韻】噫氣。【禮·內(nèi)則】不敢噦噫嚏咳?!踞屛摹苦妫督绶??!厩f子·齊物論】大塊噫氣?!踞屛摹苦?,乙戒反,一音蔭?!炯崱炕蜃鳈?。通作??!∮帧炯崱快队浨?,音意。痛聲。或作譩?!∮忠伊η校魞|。語辭。通作億抑??甲C:〔【禮·內(nèi)則】不敢噦噫噎咳?!场≈?jǐn)照原文噎改嚏。
  •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