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ìyi4
  • 拼音:yi
  • 注音:ㄧˋyi4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會意
  • 五筆86:WWEG
  • 五筆98:WWEG
  • 五行:
  • Unicode:U+4F7E
  • 四角號碼:28227
  • 倉頡輸入法:OC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3960
提交資料
  • 佾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ìyi4
  • 佾字筆順
    撇豎撇捺豎折橫橫
  • 佾字的組詞
    八佾 葆佾 六佾 輕佾 舞佾 佾舞生 佾舞 佾生
  •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yì ?ㄧˋ ◎ 古代樂舞的行列:八佾(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

  • 詳細解釋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yì? 〈名〉 (1) 古時樂舞的行列 [ranks of ancient dance] 佾,舞行列也?!墩f文新附》 舞夏公六佾、侯四佾?!豆攘簜鳌? 佾,列也?!稄V雅》 八佾以舞大夏。——《禮記·祭統(tǒng)》 八佾舞于庭。——《論語》 (2) 又如:佾舞(排列成行,縱橫人數(shù)相同的古代舞蹈。按西周奴隸制等級規(guī)定,天子用八佾,六十四個;諸侯用六佾,三十六人);佾生(佾舞生,樂舞生。清代孔廟中擔任祭祀樂舞的人員。文的執(zhí)羽旄,武的執(zhí)十戚)

  • 漢語字典

    漢語字典

    [①][yì][《廣韻》夷質(zhì)切,入質(zhì),以。]古代樂舞的行列。古制,天子八佾,諸侯六,大夫四,士二。

    音韻參考

    [廣 韻]:夷質(zhì)切,入5質(zhì),yì,臻開三入眞A以[平水韻]:入聲四質(zhì)[國 語]:yì[粵 語]:jat6

  •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中】【人字部】 佾; 康熙筆畫:8; 頁碼:頁101第03〔古文〕??【唐韻】夷質(zhì)切【集韻】【韻會】【正韻】弋質(zhì)切,??音逸。舞行列也。行數(shù),人數(shù),縱橫皆同,故曰佾。【左傳·隱五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诺?,加人轉(zhuǎn)註。?音翕。古今異讀??甲C:〔【左傳·隱四年】於是初獻六羽,始用六佾。〕 謹照原文四年改五年。
  •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