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iú
  • 拼音:liu
  • 注音:ㄌㄧㄡˊ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7
  • 漢字結(jié)構(gòu):右下開口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UGAL
  • 五筆98:UGJL
  • 五行:
  • Unicode:U+7645
  • 四角號碼:00162
  • 倉頡輸入法:KMLW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癅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iú
  • 癅字筆順
    捺橫撇捺橫橫豎豎橫折折橫豎折橫豎橫
  • 基本解釋

    liú ? ㄌㄧㄡˊ ◎ 古同“瘤”。

  • 漢語字典

    [①][liú][《廣韻》力求切,平尤,來。][《廣韻》力救切,去宥,來。]亦作“癅1”?!傲?”的被通假字。(1)謂人和動物體表或筋骨間組織增生所形成的肉疙瘩。(2)樹木干、根外皮隆起的塊狀物。

    音韻參考

    [粵 語]:lau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疒字部】 癅;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780第30〔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畱?!菊f文】腫也?!居衿刊屓庖病!緩V韻】肉起疾。【釋名】癅,流也。血流聚所生癅腫也?!菊滞ā堪@肬二病似同實異。與肉偕生者爲(wèi)肬,病而漸生者爲(wèi)癅?!颈阕觿詫W(xué)卷】粉黛至,則西施以加麗,而宿癅以藏醜?!∮帧卷崟炕蜃??。通作旒?!竟騻鳌は迨辍烤糍橃既??!∮帧炯崱俊卷崟俊菊崱??力救切,音溜。義同。考證:〔又【韻會】作??。通作旈?!竟騻鳌は迨辍烤糍様槿??!场≈斦赵膬蓴樽志愀撵肌?/dd>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